南方周末創刊30周年 北京讀者見面會成功舉辦——蒲江長秋山不知火柑作為讀者贈嘗禮盒亮相
3月30日下午,南方周末創刊30周年讀者見面會在北京新聞中心舉行,吸引了來自北京的50位南方周末忠實讀者參加。本次讀者見面會由南方周末主辦,南方周末副總編輯兼北京新聞中心主任與北京站記者作為分享者出席了見面會。四川省蒲江縣長秋山果品協會和本來生活網作為本次讀者見面會的合作方,也派出代表參加見面會,并為現場讀者饋贈蒲江長秋山不知火柑,讓現場讀者們一飽口福。
創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在今年年初迎來自己的第30個生日。見面會上,來自南方周末北京站的采編人員們,講述自己在一線的采編故事,與現場讀者進行零距離交流?,F場的50位南方周末忠實讀者熱情不減,他們就南方周末的30年變遷、時下新聞熱點和報紙新聞采編的臺前幕后等方面,與南方周末的一線采編人員進行了互動。
會后,南方周末還向現場讀者贈送了三十周年贈嘗水果禮盒。禮盒由南方周末聯合本來生活網制作,用于回饋南方周末讀者。禮盒秉承“經歷風雪,亮出橙色”的寓意,不僅有精選南方周末歷年經典文章的三十周年紀念冊,還有來自四川省蒲江縣長秋山鄉的“長秋山不知火柑”。
不知火柑是來自日本的優良柑種,在四川俗稱“丑柑”。四川省蒲江縣長秋山鄉所產的丑柑具有甜、脆、水分足的優點,但限于當地較為落后的生產技術條件,遲遲不能形成市場品牌。本來生活網瞄準“生鮮電商”的市場概念,與長秋山果品協會合作,在當地指定200畝試驗田有機種植不知火柑。種植中,企業利用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范農戶統一種植,施用有機肥,不打農藥,線上線下合作,打出長秋山原產地品牌。
此次借南方周末的讀者見面會進行發布之后,長秋山果品協會將與本來生活網合作,打通線上線下各環節,探索農業生產和電商渠道合作的“生鮮電商”商業模式。近年來的商業案例表明,電商的引入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捷徑之一。由于電商的引入,長秋山鄉的柑橘產業化提早了五年。2013年,長秋山鄉的不知火柑種植面積達13000畝,年產量達2000萬斤。目前,種植長秋山不知火柑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長秋鄉鄉長瞿仕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來生活網在種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更高的標準,也用更好的價格來收購按標準種植出來的果子,兩年的合作,采購量增長了接近15倍,這讓我們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上起碼加速了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