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沒有光頭黨?
那些整天牙癢癢地咒罵外族、把仇恨當成偉大的事業來做的人,自認為最鐵桿的“愛國分子”,其實就是思想上的光頭黨
■公民巡視
那些整天牙癢癢地咒罵外族、把仇恨當成偉大事業來做的人,自認為最鐵桿的“愛國分子”,其實就是思想上的光頭黨。
“愛國”的幌子,最是招搖。
《南方都市報》8月8日報道說,現在有三十多個“爆吧”組織,組織了兩千多名“愛國青年”,專事襲擊網上“貼吧”的愛國事業。這些愛國組織襲擊的重點目標,是他們認定的“不愛國的言論”、和日韓有關的貼吧;在言語行動上表現出“不愛國”的藝人以及具有爭議性的新聞人物的貼吧,是爆吧的重災地。他們的手段是連續發送以咒罵為主的垃圾帖,讓正常的版面無法維持。
實質上講,這些“愛國主義分子”,樂此不疲地舉行著以破壞為目的的網上狂歡派對,而破壞的名目則是“愛國主義”。他們爆掉了“日本文化吧”,為的是“向建軍節獻禮”;他們說,“我們的宗旨是反日反韓反印反越”,或者“反日反妖”,妖,就是那些他們看不慣的人,在他們的破壞下,百度甚至不可能出現以日本和韓國為主題的貼吧。
大概這樣的狂歡派對太好玩了,既有發泄“利比多”的爽快,又有“愛國主義”的偉大精神。愛國主義是如此簡單而又舒適的事情,簡單又舒適的事情是如此的偉大崇高,豈有不做之理。一個顛撲不破的規律是,誰在網上寫到“日本”的時候不伴以之謾罵,那么這個人就會受到自詡為“愛國”的人的攻擊;如果有誰寫到日本的時候還說了一句好話,不管是說日本人有禮貌,還是說日本的環境質量好,那就更不得了。
對這些“愛國分子”來說,咒罵可能是一種內在的需求,非冠之以“愛國”則不好意思實現,所以網絡生活便是尋找“愛國咒罵”的機會。沒有找到的話是否渾身不舒坦,不能肯定,但在找到機會后會十分興奮,則是顯而易見的。愛國即發泄,發泄即愛國,他們其實是“娛樂愛國者”。我這樣說,是有一定的依據的。有一個女士開了博客,訴說她寫了至今僅見的一本《國旗頌》詩集,自費出版后無人問津,還遭受連串不幸,乃至憤而燒書,甚至求死。這消息發布以后,她的書仍然乏人求購,可見“娛樂愛國者”們只是娛樂,只是咒罵,出錢閱讀愛國詩歌的事情就不做了。
不時看到俄羅斯或德國光頭黨的報道。他們并非真的政黨,而是一些極端民族主義青年,也是使命感很強的,他們自稱是在為“凈化社會”作出犧牲,“是自己民族和種族的士兵”,“在任何合適的情況下,真正的光頭黨人都應當進攻外族人,不斷地尋找各種方式攻擊他們”。在他們的詞庫里,同樣是熱愛自己的民族,視自己的民族為人類所有美德最杰出的承載者,對世界上的特定民族有著深入骨髓的仇恨,并以這種仇恨的存在為榮。
我看到“愛國分子”極度夸張的言辭,總覺得他們就是種族主義者,具有典型的光頭黨人思維特征?!皭蹏肿印庇袏蕵肪?,光頭黨也并非沒有,夜色之下,嘯聚街頭,同樣是娛樂與“愛民族”相結合的。當然,“愛國分子”或者是真誠的,但光頭黨也并非不真誠啊,他們是真誠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
要說區別,我想只有兩點,一個是“愛國分子”腦子不如光頭黨好使,光頭黨大致上能夠辨識國家、民族這兩個概念,而“愛國分子”腦子里區分不清楚什么是國家,什么是民族,事實上他們基本上沒有意識到這兩個概念應當有所區分。另一個區別是,光頭黨是有行動的,不只是有種族主義思維,還時常做出打劫外國人的行為,其中打劫中國留學生就是俄羅斯和德國的光頭黨都很樂意做的事情之一,而“愛國分子”暫時地還只是喊打喊殺而已。
我認為,以思維特征來說,中國是有光頭黨的。到網上看一看,種族主義的漢語書寫真是不勝枚舉。那些整天牙癢癢地咒罵外族、把仇恨當成偉大的事業來做的人,自認為最鐵桿的“愛國分子”,其實就是思想上的光頭黨。他們是否會搞起襲擊外國人的事情,暫時還不好說,但在此之前,他們一定更樂于“鋤除漢奸”,他們是相信“攘外必先安內”的,現在他們還處在“言論除奸”的階段。
(作者為時事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