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職工持股會往事
2000年以來,職工持股會就一直是上海綠地集團的大股東,并逐漸演變成絕對控股。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多年來職工持股會一直是綠地集團的大股東。至上市前,這部分股權價值數百億元。
2000年以來,職工持股會就一直是上海綠地集團的大股東,并逐漸演變成絕對控股。
起于綠化
上海綠地集團(最初名為上海市綠地總公司,后多次更名,以下統稱綠地集團)成立于1992年,以上海建委和農委下屬單位提供的2000萬元注冊資金起步,并由兩委分管。
時年36歲,在上海市農委住宅辦擔任副主任的張玉良,被任命為綠地總經理。在當時,這不算是一個肥缺,同時被任命的董事長就沒去上任,使得張玉良成為公司唯一的“話事人”。
彼時,上海人均公共綠地水平在國內落后,最初政府設立綠地集團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房地產開發建設等經營活動獲利,來為上海公共綠化建設籌資——這是當時分管城建的上海副市長倪天增的構想。這也是一直以來張玉良對綠地集團“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這個自我定位的起由,綠地的名稱即來自于此。
從浦東一間借來的臨時辦公室起步,隨后幾年,在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其自身努力下,綠地集團獲得了許多上海舊城改造和動遷房建設的參與機會,公司也在這個過程中壯大。在那個階段,上海正大力開發破舊的城市中心區域,城市范圍不斷外延,產生了大量動遷安置和改造的建設需求。
至1995年底,公司總資產已達11.95億,其中凈資產1.62億。當年利潤上億。其為城市綠化建設的融資效用也有顯現,至1996年6月,綠地集團累計建成公共綠地1700畝,占上海同期公共綠地建成面積的1/7。
職工持股會出世
1997年是綠地集團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作為上海60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之一,這年綠地改制為股份制公司,職工持股會成為了公司占比18.88%的股東。
職工持股的概念改革開放后就屢被提出,1992年企業股份制改革啟動后,很多國企都設立了職工持股會,上海也出臺了試點政策,綠地集團借此成為了這波潮流中的一家。
綠地集團20年慶推出的公司史《勢在人為》一書中,對此描述道,“1994年公司法頒布以來,國企改革的新空氣日益讓張玉良興奮,他顯然已強烈意識到,必須為綠地找到一種長久的活力”。書中張玉良解釋,“我們覺得只在工資收入上做點文章還不行,那時候中央提出勞動和資本的結合,改制符合大氣候;內部環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