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工會”與沃爾瑪的戰爭 維權VS維穩
沃爾瑪常德店工會自發領導工人維權,或是近幾十年來基層工會首次有影響力的發聲?,F在,勞資雙方都在揣測政府的角色與傾向。但是政府的角色與信號似乎總不夠明朗。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美國老家,沃爾瑪的員工也在不斷抗議低工資。
沃爾瑪常德店工會自發領導工人維權,或是近幾十年來基層工會首次有影響力的發聲?,F在,勞資雙方都在揣測政府的角色與傾向。
2014年3月31日晚,一輛大卡車駛進了沃爾瑪常德店的收貨部。一直密切關注此地的員工們迅速聚集起來,用兩輛女式摩托車橫在卡車面前,試圖阻止其把貨物帶走。
過去26天來,收貨部,成為了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和因關店被遣散的員工們拉鋸的地方。沃爾瑪想把貨物從這里運走,但工人們不讓。
拉鋸戰始自3月5日。頭一天,該店突然單方面宣布關店。次日起,員工們每天自發工作16個小時,甚至集體睡在超市里,看守著貴重資產不被沃爾瑪運走。他們擔心,在關于遣散補償的爭議結果還沒出來之前,店里的資產如果被轉移,他們將失去一大談判砝碼。尤其是收貨部門口,成了勞資雙方同時重點盯防的區域,因為只有這里能夠出入大車,轉運貨物。
3月21日,數十名警察對超市進行了強制清場。但此后,員工們仍高度關注著收貨部。
就在31日晚間員工們用電動車擋住卡車的當口,在收貨部北面幾十米外的烈士紀念陵園里,黃興國正坐在紀念塔邊,用手機實時聯系著現場的員工。
黃興國是沃爾瑪常德店的工會主席。在2013年工會主席的換屆選舉中,時任副主席的他以全票當選。這次,正是履新才一年的黃,指揮著這場近幾十年來或許是首次有影響力的工會維權行動。
黃并沒有出現在沖突現場。他擔心萬一被帶走,維權或許將失去“工會領導”的合法性。
未來三年,沃爾瑪計劃新開110家店,同時關閉15-30家店。圖為被關閉的沃爾瑪常德店門口。
做一回“真正的工會主席”
事情來得實在太突然。
3月5日,沃爾瑪常德店突然宣布閉店及員工安置方案,涉及全店共135名員工。店方還將19日定為員工接受的最后期限,并準備舉行“閉店溝通會”。
而就在19日當天,一線員工的工作崗位當即被外地前來的同事所取代,工號已經不能進入系統,店內出現了大量陌生人。員工們人心惶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拒絕參加如此倉皇的“溝通會”。
按照正規的閉店程序,工會應當提前一個月被告知,并召開大會通知員工。
在店方公布的安置方案中,兩個選項分別是分流安置與買斷補償。分流安置是讓員工們前往其他門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