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文明寬容論是最好的解毒劑
讀讀習近平的文明寬容論,國人應能理順思路:不要老把國家跟國家、文明跟文明間的關系,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敵對關系。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這次習近平和夫人訪問歐洲各國,系統闡述關于文明間相互交流和借鑒的看法,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是很值得關注的事。
其實,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國家元首過去20年的類似講話,基本一脈相承。只不過這次講話的色彩更濃烈,語調更高昂。幾個基本論點:古今中西的幾大文明,各有特點,但這些特點完全不應成為互相敵視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鑒的理由。而要相互借鑒,前提就是不能貶低他方,文明是平等的,是包容的,有包容力的文明才會生生不息。這個道理不僅僅適合于國際間的文明,站在國內角度看也一樣成立:中國諸子百家的盛況,對東來佛教各個流派的消化吸收,對西方文明的借鑒,都是文明有包容才會繁榮的鐵證。
毋庸諱言,隨著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的相對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團體和個人對中國的再崛起有擔憂。本來中國在亞洲就當了一千多年的老大,近兩百年明顯衰弱后,近幾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