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右翼:只有口號與行動,缺少理論支柱
2008年,自衛隊第29任航空幕僚長田母神退役后,于2012年2月2日組建了“加油日本!全國行動委員會”,以舊軍人為中心的右翼運動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氨J?、反共主義、護國、反中主義”是這個委員會的行動準則。
責任編輯:曹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3月,日本極右翼組織成員在大阪舉行抗議活動。
編者按:最近,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續做出幾件令人詫異的事:上周,修改日本教科書,把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和獨島在教科書中列為日本“固有領土”;修改原有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擴大武器出口;修改憲法中關于“集體自衛權”的解釋。人們不禁要問:日本怎么了?
本文則從日本國內角度,揭示了日本自將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一系列內外政策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動因,這就是日本新右翼的崛起,以及新右翼的幾個重要特征和致命的問題。
實際上,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新右翼所追求的根本目標就在于擺脫戰后由戰勝國強加給它的和平機制,建立自己獨立的國防和外交,成為所謂“正常國家”,但其路徑卻是從翻歷史舊賬、挑起與周邊國家的領土沖突切入,這就注定了這場國家“正?;?rdquo;必然前途坎坷、看不到希望。
就美國來說,也許出于減輕自己防務負擔和遏制中國的需要,當前在一定程度、一定議題上,可能對日本讓步甚至放縱,但是一旦日本越過界限,美國就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美國能否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
從歷史觀點看,二戰后美國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清算,并不成功:它沒有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甚至保留了天皇;它讓一批對戰爭負有責任的前法西斯政府官員戰后繼續擔任重要公職等等,這同歐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切完全不是為了亞洲的長久和平,而是出于利己的動機。那么,一旦日本要求擺脫美國成為真正的“獨立”國家,美國怎么辦?
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亞洲今天的動蕩證明,外部力量無法信任,亞洲的前途,最終只能依靠亞洲人自己。為此,也許加快本區內的一切自貿區談判,包括中日韓自貿談判,從經濟入手,逐步走向聯盟之路,才是亞洲的長久和平之道。
在今天的日本,身穿迷彩服,開一輛黑色宣傳車,口吐狂言,高呼口號的“右翼”已經不多。那些平日在網絡上強調日本的光輝偉大,周末去東京大久保車站用最骯臟的語言叫罵韓國人、朝鮮人的行動派,如今大多被歸為“新右翼”,他們已經不穿迷彩服,不開黑色宣傳車,只有手中舉著日本國旗,有時是日本軍旗,一直是新老右翼不放棄的標志。
“右翼有一個共同的精神傾向,這就是要表現出對國家的忠誠、反對反戰、反對和平運動。”日本最著名的政治學家、東京大學教授丸山真男(1914-1996年)在其著作《現代思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