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謙不服:誰拿得出100%證據
“對博物館真正熱愛書畫的人來講,他對市場的認識,與學術研究有互補性。不是說市場的一定比博物館的強,或者博物館一定比市場強,但是純粹學術研究,不能被利益綁架,一旦被綁架,就沒有原則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袁蕾 實習生 劉維
持續百余日,圍繞《功甫帖》“真偽”的爭議,劉益謙陣營與上海博館專家團隊屢次交手,互有攻防。隨著2014年3月28日龍美術館(西岸館)正式開放,爭議再次升溫。
開館兩天前,3月26日,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鐘銀蘭、凌利中又提出了新的證據辨偽。在《功甫帖辨偽新證(上)——翁方綱所見安岐舊藏蘇軾功甫帖非蘇富比拍賣“墨跡本”功甫帖》一文中,他們認為,“墨跡本”(拍賣本)本幅缺少明代項子京、清代梁清標兩位鑒藏家共五枚舊印,與收藏遞傳史不符;同時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上博所存《退還許允恭家庭寄存許漢卿舊藏文物清單》,以證該館并未曾收藏《功甫帖》。
這是繼2014年1月,包括單國霖等三位研究員提出《功甫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