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電影篇 “盲人的世界就是殘忍的” 電影《推拿》的改編難題

“電影《推拿》沒有糾纏于原著小說的敘事語言和人物結構,而是采用干凈、簡單、聚焦的敘事線,像拍攝紀錄片一般去觀察盲人的世界……畢飛宇小說被許多讀者稱贊為避免了此前許多中國大陸文學里對殘疾人居高臨下的語氣,在婁燁的電影里,他通過站在盲人的視角、讓正常人進入黑暗的體驗,傳遞了與小說氣質相似的一致性?!?/blockquote>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劉維

婁燁的《推拿》溫暖而殘酷,復雜而矛盾。畢飛宇非常欣賞這一點,他最怕改編后的作品給觀眾一種錯覺:盲人生活得已經很好了。“中國盲人的處境其實非常艱難。從人性角度講,每個人是平等的。但從社會保障體系說,一定要把殘疾人當弱者看。” (劇組供圖)

“我把《推拿》扔給他就不管了,任由他處置。”畢飛宇指著婁燁笑,然后補了一句,“這次你一定會通過審查。”

審查很順利,只用了一周;剪輯卻用了一年半。一般電影的片比是1∶7,這次婁燁一共拍了兩百個小時,片比是1∶100。“婁燁告訴我,他可以用素材剪出三到五部不同的《推拿》,所有可能性他都想好了。”畢飛宇說。

對婁燁而言,這次他面對的兩大難題是:如何改編小說,如何面對一個從未曾體驗過的、看不見的世界。

2014年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上,婁燁執導、根據畢飛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推拿》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

美國《綜藝》雜志將《推拿》視為婁燁最好的作品之一,它認為婁燁解決了這兩大難題:“電影《推拿》沒有糾纏于原著小說的敘事語言和人物結構,而是采用干凈、簡單、聚焦的敘事線,像拍攝紀錄片一般去觀察盲人的世界……畢飛宇小說被許多讀者稱贊為避免了此前許多中國大陸文學里對殘疾人居高臨下的語氣,在婁燁的電影里,他通過站在盲人的視角、讓正常人進入黑暗的體驗,傳遞了與小說氣質相似的一致性。”

相當于改編微型《清明上河圖》

畢飛宇和婁燁相識于2006年。那年,他們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舉辦的作家培訓班,兩人做了三個月同學,彼此稱對方“老同學”。

“老同學”一直希望合作一次。最早商量的題材是關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后來畢飛宇拒絕了,“這對我來講動作太大,我得先到耶路撒冷生活很長時間”。

2008年,畢飛宇寫完《推拿》,電影版權賣出后,投資方屢屢找不到合適的導演來拍攝,畢飛宇想到了婁燁。2012年,婁燁接下了《推拿》。

“這當然是畢飛宇的《推拿》,我認為它也應該是我的《推拿》。”婁燁對南方周末記者開門見山。

小說《推拿》里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地方。“沙宗琪”是一個小社會,上演著盲人生活悲喜劇。小說里,王大夫、沙復明、小馬、都紅、小孔……十幾號盲人推拿師,畢飛宇給每個人安排的篇幅幾乎一樣——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沒有主人公的小說。

“這是一個犯忌諱的小說,可以說是問題巨大。”畢飛宇這樣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自己的編排,“為什么沒有主人公?因為平等觀念是這個小說里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我要求自己從寫作的第一步就開始實踐這個觀點:不能再讓小說的盲人分出等級——誰是主要人物、誰是次要人物。”

這種設計要轉移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