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勞工漲薪,路在何方
工人收入要實現長期穩定增長,靠目前脆弱的實體經濟行嗎?靠項目式的基建與房地產行業行嗎?靠貨幣定向超發行嗎?越亂印錢,中國產業結構的資源錯配與扭曲就越嚴重,2014年3月周小川發話:國家不能亂印票子。僅靠維權,估計也不行吧?恐怕還得取決于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成功。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罷工”脫敏久矣。前幾個月,各地相繼發生押運員罷工,訴求均是加薪(參見南方周末2014年2月20日方舟評論《正視押運員罷工背后的系統性挑戰》)。日前,在珠三角腹地的“世界工廠”發生兩起罷工: 3月29日,三星的代工廠(善募康)工人罷工,要求漲薪及降低社保個人繳費(其實這不關企業的事);4月5日,耐克、阿迪達斯的代工廠(裕元)工人罷工,抗議廠方“給他們社保繳交的標準遠遠低于他們的實際工資收入”。
不難發現,上述罷工訴求,說白了就是個錢字,聽起來太俗氣、太形而下、太不講“理念”了。其實,就事論事式的維權才是理性的。只要不使用暴力破壞企業經營自由,工人可采用任何適當的方式維權。
有一個消息可為注腳。3月26日,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分組審議《廣東省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