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選擇轉基因食物,還是饑荒?

不少科學家認為,培育并推廣節水型轉基因作物是解決非洲饑荒的一條捷徑。但是受歐洲環保組織“反轉”輿論的影響,許多非洲國家政府拒絕為轉基因作物開綠燈。目前,僅有蘇丹、埃及、布基納法索和南非這四個非洲國家允許本國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

據《經濟參考報》2013年11月報道,在非洲,存在著一場由美國和歐洲主導的關于生命和技術的長期論戰,美國在非洲大舉推廣轉基因技術,被認為占領非洲市場的陰謀舉措,遭到了來自歐洲甚至非洲本土“反轉”人士的抵制。

不少科學家認為,培育并推廣節水型轉基因作物是解決非洲饑荒的一條捷徑。以一種轉基因節水型玉米為例,研究人員發現,從一種常見的土壤細菌中提取一種基因植入玉米,玉米植株即使在缺水狀態下也能結出果實,預計這種轉基因玉米能讓中度干旱環境下的玉米產量提高25%。

坦桑尼亞政府是節水型玉米的合作方之一,但其2009年出臺的一項法規設定,一旦轉基因產品導致傷害或損失遭到投訴,凡參與該產品進口、運輸、儲存或應用等環節的所有人員都將被追究責任,所謂損害包括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受其影響,節水型玉米項目自2009年以來陷于停滯狀態,無法投入田地實驗。

這個項目的正方和反方分別與美國和歐洲有莫大關系。項目的資金來源于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兩個私人慈善機構: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霍華德·G·巴菲特基金會,抗旱基因技術專利來自美國孟山都公司。反對項目的“坦桑尼亞支持生物多樣性聯盟”是坦桑尼亞的“反轉”統一陣線,該聯盟的19個成員組織中,有11個總部在歐洲或與歐洲機構相關。

類似的例子在非洲并不少見。受歐洲環保組織“反轉”輿論攻勢的影響,許多非洲國家政府拒絕為轉基因作物開綠燈,民眾對于種植轉基因作物也抱有諸多疑慮,目前,僅有蘇丹、埃及、布基納法索和南非這四個非洲國家允許本國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

在大多數非洲國家看來,轉基因食品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在推廣轉基因作物種植方面也存在知識產權問題及轉基因作物對有機作物的種植和出口的威脅,如果放寬轉基因作物法規,跨國生物技術公司很可能形成壟斷,使當地農戶受制于大規模種植的欺壓,從而威脅到非洲的糧食安全。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