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全面推開“第三次土改”

“老百姓沒有資金,信息閉塞,不進行政策引導的話,農民很可能再次失地?!?br />

  25億畝集體山林有望回到農民手中;總理溫家寶說,30年、50年、70年就是永久不變,就是長期不變


武寧縣林權交易中心拍賣現場。農民擁有山林的處置權和收益權 蘇永通/圖


  此前一直被認為是“破冰”的林權改革(被稱作“第三次土改”)有望在全國全面推開。  
  所謂“第三次土改”是相對于建國初的土改和后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言的。這意味著全國25億畝集體山林將回到農民手中。
 ?。玻埃埃赌辏痹潞停玻埃埃纺辏丛?,總書記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分別前往福建和江西,對兩省集體林權制度予以充分肯定。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和江西省武寧縣長水村,這兩個林改典型村,一個自下而上效仿“小崗村”,一個是自上而下改革的受益者。
  浙江、遼寧、湖北、安徽等省的林改工作也已啟動。今年5月,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帶領中農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單位,前往福建和江西兩省實地調研,他提交的報告稱,“我們認為,在全國全面推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BR>
林農為何將樹砍光
  林改前,洪田村僅一次分紅,每人21元
  三年時間里,近1 / 3的村民上山盜木,村里的林木總蓄積量少了兩萬立方米。從公路沿線到深山,一座座山頭被砍光。
  這是1996年-1998年發生在福建永安市洪田村的真實故事。
  “一上山,人溜了,只剩下木頭?!辟囂m亭說。這個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老村主任經常在晚飯后巡邏,天亮才下山。盜木者使用當時極先進的BP機,看見有人來巡邏,就呼“444”,人一走呼“666”。有的村民甚至招募民工,發展成專業隊偷伐。
  環顧四周青山,洪田村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山和林子在哪。村里800多口人,18908畝林地,除少量屬于自留山和經濟林外,完全由村集體統一經營。
 ?。保梗福茨昶鸶=ㄊ∪魇型菩辛謽I股份合作制改革,“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折股聯營,經營承包”。結果,村里的山林通過不規范的“承包”,集中到少數人手里。
  對當時的洪田村村民而言,山林的概念僅意味著三張“林業股票”,翻開賬本,作為股東的村民僅有一次分紅,1987年3月,每股7元,每人分紅利21元。
  與這里不同,1981年林業“三定”(穩定山權林權,劃定自留山和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江西武寧縣長水村人,每戶分到了自己的林地,他們能指出哪座山頭是自己的。
  這個人口只有1920人的村莊,擁有12.4萬畝山。
  不過,長水村的責任山到戶也未能演化成“林農育林”的積極性,森林被大量砍伐?!八麄儞恼呦裨铝?,初一十五不一樣?!苯魇×謽I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嚴成說。
  村民對山林沒有充分的處置權??扯嗌?,賣給誰,賣多少錢,他們沒有任何發言權。這使得村民并沒有把山林當作自己的財產。
  “那個時候,你砍你們的,我砍我們的?!?BR>  村民盧輝為了砍樹,雇了7個工人,還專門請一個保姆在家做飯?,F任村支書余錦冰也承認,1987年,他家砍了七八十立方林木。
  一時繁華后,村莊又陷入困頓,“遠看青山在,近看無木材?!苯魇Ψ稚降綉艟o急剎車,將部分山林收歸鄉村集體統一經營,大辦鄉村農場。改革走了回頭路。
  此后,在長水村,盡管在“大一統”政令下,有的村民小組“明統暗分”,但人們沒有賣木頭的積極性。一根杉木到農民手中是180元,從1980年代賣到林改前,這個價格幾乎沒變??鄢鞣N投入,林農所剩無幾。
  鄉鎮政府也搭起了“順風車”。羅坪鎮鎮長柯文說,以前鎮里每年從中籌措30萬元,以解決經費不足問題。
  江西省林業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嚴成統計,各種名目的林業稅費起碼有27種,農民賣100塊錢木頭,56元要上交。
 ?。保梗福纺?,村民盧輝開始遠赴深圳。在長水村,有50%的勞力選擇外出打工,不再種樹養樹。

這次“變法”像小崗
  “分山”是一個敏感詞語
 ?。保梗梗改辏翟碌囊惶?,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村委會主任賴蘭亭到村支書鄧文山家,兩人商量后下了決心:“分了吧?!?BR>  從1998年5月17日到9月30日,4個多月里,福建的洪田村開了二十多次會議。
  村委會主任賴蘭亭仍記得在那個炎熱的夏日,最后兩天,他們把村民代表和小組長請到鎮里的會議室,開了整整兩天會。
  問題并不難解,老百姓對山林只有管護的義務,幾乎沒有收益權,而“如果是自己的,誰敢去偷?”
  頭頂上老舊的吊扇支嘎作響,富健牌的香煙一根接一根,屋子里煙味汗味彌漫。最后村支書鄧文山狠狠掐掉煙頭,叫人把會議記錄本撕成紙條:“同意分山的寫‘同’,不同意的寫‘不’!”
  八成村民寫了“同”,簽下自己名字。洪田村成為全國第一個真正把山分到戶的村莊。
  這一幕如同當年的小崗村,不同的是,旁聽的還有鎮政府和林業站的干部,面對難以制止的亂砍濫伐困境,他們默認并幫助洪田村改革,永安市林業局還將其納入試點。
 ?。保梗梗改辏保霸?,洪田村正式啟動了分山工作。老黨員,老林農,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大量村民,浩浩蕩蕩上山,成為當時村里一大景觀。村民小組長許忠富說,多虧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否則村民還真不知怎么給山林估價。
  不僅是農民,政府也有改革沖動。永安是三明所轄的地級市,兩級政府一直試圖完善林業合作社制度,但對產權到戶一直態度謹慎。
  “田里的稻谷就沒人偷割,因為大家知道那是誰家的?!保叮硽q的永安市林業局退休干部鐘開宏回憶說,支持分山的唯一要求:“只要不亂就行了?!?BR>  鐘開宏幫村民設計了一份規范的合同。合同規定,村民對承包的山林享有承包經營權、生產自主權和經濟收益權,而且可以將山地使用權和林木經營權依法轉包、轉讓、入股、互換。
  “林業合作社”的印章最后一次蓋在合同書上。這個組織在改革后自動消失,最后仍無法完全抹去?!胺稚绞且粋€敏感詞語?!比魇辛謽I局局長王懷毅說。

改革革了誰的命
  誰能保證不出亂子,搞不好要掉腦袋的

  三明的改革只是局部,大范圍推開則是在四年之后。
 ?。玻埃埃材辏翟?,黃建興上任福建省林業廳廳長,3個月后,在福建武平,他把集體林給分了,在全國林業系統,他是第一個力主這么做的廳領導。
  改革之初,省里意見不一,1980年代的分山到戶,曾造成南方林區亂砍濫伐?!罢l能保證不出亂子,搞不好要掉腦袋的?!保玻埃埃澳?,福建日報的一位記者寫內參建議分山到戶而受到批評。
 ?。玻埃埃材?,閩江水口庫區七萬多村民“鬧事”,驚動中南海,作為工作組成員的黃建興發現,二十多個村莊中,唯獨一個村平靜如水。他很納悶。村長告訴他,原來他們1999年就把林子分了?!懊磕晔杖胛辶?,哪有時間鬧!”
  武警按住不動,黃建興和他的工作組以“土改時的作風”做通了村民工作。幾個月后,他調任林業廳廳長。
  武平試點的成功說服了當時的省長盧展工。2003年4月,福建成為第一個全面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省份。2003年9月,中央出臺9號文件,改革有了政策保證。
  福建林改的思路已非常明確——與以往的山林承包經營不同,改革直接觸及林業產權及其衍生權利,即山林的所有權、經營的自主權、林木和林地的處置權(包括采伐流轉)。
 ?。玻埃埃衬?,在洪田村,白紙黑字的合同書換成了綠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權證”,村民的“變法”得到國家的確認和保護。
 ?。玻埃埃茨辏丛?,在江西,擔任林業廳廳長的第二天,劉禮祖就趕到國家林業局,征求上級對江西林業的意見。一個司長跟他講了兩個案例,江西農民徐京發,造林3萬多畝卻無錢治病,郁郁而終;另一個就是福建林改。
  劉禮祖回到江西后,組織廳里干部及各地林業局長,到閩北考察?;氐浇骱?,他找到省委書記孟建柱:“我有重要的事匯報,你提到的‘綠色銀行’可以辦了?!保玻埃埃蹦?,孟建柱到江西后,認為江西最大優勢在生態環境,提出要辦“綠色銀行”。
  孟建柱問:什么辦法?劉禮祖說:改革。孟建柱覺得有道理,“可以跟福建學?!?
  林改涉及上千萬農民,上億畝山林,以及林業系統的吃飯問題,劉禮祖坦言如坐“火山口”,“林改不成功,就是一場災難?!眲⒍Y祖認為,林改的關鍵在于干部,所以要“抓領導”。
  在宣傳發動階段,鄉村干部幾乎一致反對?!翱梢哉f,90%的干部不愿意分,90%的老百姓歡迎分?!苯魇×謽I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嚴成說。
  林業廳的55個督導組和3個暗訪組不定時地在全省各個角落出沒,督辦單抄報給市委書記;有的還會抄報給省委書記。嚴成介紹說,撫州有幾個縣還發紅頭文件,沒按時完成任務的,鄉鎮黨政一把手“不提拔,不進城,不交流,不重用”。
  一開始,武寧縣林業局局長張衛紅反對林改,“這簡直是革林業部門的命?!?BR>  林改前,武寧縣林業部門靠收費和獨家經營權從農民手中賺了1640萬元,林業部門2000多工人,包括張衛紅本人在內的352個行政事業人員完全由這些收入來供養?!耙恢笔亲允兆灾?,沒有納入政府財政?!痹诮魇?,這樣的比例曾高達80%。
  這個財力困難的中部省份,艱難地進行了一場“自費”改革,省財政已經為改革轉移支付了10.3億元,其中每年每個村補貼1萬元,每個鄉補貼10萬元,但基層覺得杯水車薪。
  比如,自2004年起,林改花了長水村六七萬元,村里負債14萬多元,林改中村民的工資還拖欠著。武寧縣財政為林改埋單高達6758萬元,而2004年,該縣財政收入只有1.6億元,仍屬于“吃飯財政”。
  “認識到位了,沒錢也會變有錢,認識不到位,再有錢也會說沒錢,”孟建柱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少蓋幾座大樓,天塌不下來。寧可我們的日子緊點,也要解決老百姓的事?!?/P>


配套改革,是深化林改的保障
  配套改革是林改的一個“拐點”,跟不上的話,林改將會失敗

  “林權證是不是跟房產證一樣,能不能貸款?”2003年的一天,洪田村的黨支部書記鄧文山指著綠皮林權證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字,問洪田鎮黨委書記陳興族。
  在洪田村,鄧文山第一個從銀行拿到錢。他以15.8萬元競得某村的一塊村屬杉木林,又用這塊林地抵押,貸款20萬元,種上了360畝桉樹。
 ?。对拢玻度?,江西武寧縣林業產權交易中心競拍現場,新寧鎮煙溪村55歲的成家旺賣出自己的56畝山地,最后成交價43000元。成家旺的兒子兒媳婦在工廠工作,自己又多病,無法管護300多畝山地。
  起拍價22400元,這是成家旺的心理價位,他原本就想以這個價格直接賣給私人老板,鎮干部勸他來拍賣。這一下,他“賺”了兩萬多。但中標的老板余和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5萬元他也能接受。
  作為福建省的試點,永安市2004年開始進行配套改革。這一年,永安林業要素市場成立。1650平米的市場內,設有林權登記管理中心、森林資源評估中心、木竹交易中心、林業法律與科技服務中心和林業勞動力培訓中心。1/3的林業局干部分流到這里辦公。
 ?。玻埃埃赌?,福建省率先推開配套改革,其主要思路是:穩定一大政策(長期穩定林地承包政策)、突出三項改革(林業投融資、商品林采伐管理和林業經營方式改革),以及完善六個體系(林業保護、服務、科技支撐、管理、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體系)。
  福建對土地流轉采取限期(1個輪伐期流轉)、限量(部分林權流轉)、現貨(現有近成熟林流轉)等辦法,防止投機炒作。
  在黃建興看來,配套改革是林改的一個“拐點”,跟不上的話,林改將會失敗?!袄习傩諞]有資金,信息閉塞,不進行政策引導的話,農民很可能再次失地?!?BR>  黃建興說,檢驗林改成敗有兩大標準:一看老百姓滿意不滿意,是否自愿,是否受益;二看資源增了還是減了,生態是否保護完好。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林改政策將遭遇巨大考驗。
 ?。保梗福澳甏謽I“三定”以來,國家政策多次調整就是個教訓。由于產權不明確,帶來濫砍濫伐,“三定”沒定完,就在1987年宣布緊急剎車;木材市場打開,又緊急收回統購統銷。
 ?。担窔q的武寧縣新寧鎮石坪村村民賴懷金依然擔心政策反彈:“是不是真正的50年不變。50年不變,關系到兒子和孫子?!?/P>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