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學習與自己相處

作為最早一批將“都市靈修”的概念提出的臺灣作家之一,張德芬自己的修行之路也走得坎坷不已。不了解自己,不直面自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她說。

作為最早一批將“都市靈修”的概念提出的臺灣作家之一,張德芬自己的修行之路也走得坎坷不已。不了解自己,不直面自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她說。

張德芬 生于臺灣,臺大企管系畢業,在美國UCLA取得MBA學位。后定居北京,專心研修瑜伽及心靈課程。著有身心靈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同時翻譯有德國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禮物》。 (受訪者提供/圖)

如今,“靈修”變成一個很時髦的詞,各種心靈雞湯勵志書籍總是擺在書店最醒目的位置。人人都想在混亂中遇到未知的自己,人人都想洞悉心想事成的秘密,人人都想活出全新的自己,找到幸福的青鳥在哪里……同時,“靈修”又是一個讓人有些困惑的詞。各種培訓班工作坊遍地開花,可人們對于如何修行,怎么修行又總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領。

被稱為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的張德芬說:修行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不斷認識自己,像拿一個探照燈那樣照亮自己的內在。

所有的困境都是功課和考驗

她穿一條很特別的桃紅色裙子,梳利落的短發,眼神專注,笑容治愈。談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眼睛會突然發亮。整個狀態又年輕又精神,以至于聽到她說“像我這樣年過半百的人”會覺得瞬間穿越。知道她經歷的人感慨她一輩子做了別人三輩子做的事,而她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修行自己,幫助他人。不論她的書,還是她的人,那有那種強烈的想要與人分享的能量。

25歲時,張德芬就是臺灣的名人,那時候她的身份是電視臺主播。在當時也算是難得的工作,后來申請去美國大學讀碩士,就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出國進修了,對于當主播一點都不留戀。后來,她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國際大公司。那時候她的身份是部門經理。當她覺得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她又辭職,舉家搬回北京,為自己的人生留白。那幾年,她練習瑜伽,看各種靈修書籍,上靈修課程,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讓人幸福”。就這樣,沉潛了四五年,寫了第一本靈性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

這本最早提出“身心靈修行”概念的書,引起巨大反響。正當張德芬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婚姻的失敗,讓她倍感痛苦和沖突。并且開始懷疑自己:原來生活還是如此痛苦,原來我并沒有修得那么好。經過打擊之后,她覺得羞愧,停了所有采訪和寫作,也不想見人,只想躲到深山里。

現在說起來,又是云淡風輕了。大概人生都是如此,一開始很得意,然后跌倒谷底,爬起來又還好。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再到見山又是山的過程吧!回憶起來,張德芬說:“很感激老天給我所有的打擊,出書后人生所有的挫折和打擊,其實都在幫助我讓我不忘記自己是誰。沒有讓我因為一點成就就驕傲,沒有讓我變成穿白袍子的大師,去開昂貴的工作坊?,F在我之所以還這么接地氣,還有這么一點點謙虛,就是因為我的人生還有一點困境,你讓我怎么恨我的困境?“

張德芬把所有人生的困境最終歸結為:沒有辦法消除你的貪欲,沒有辦法面對你的恐懼。就這么簡單。愿意看到自己的貪,愿意放下,就走出來了。愿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愿意面對,也就走出來了。所以她在拿自己生命中的困境來練習:“哦,原來我是不愿意放下這個。哦,原來我是害怕失去什么。如果我不害怕了呢?如果失去對我反而是好事呢?也許有更好的東西要給我?它能把我怎么樣呢?那這個功課就過去了。”

凡是發生的,都是最好的

一般人提到修行,總會覺得與宗教有關。張德芬小時候信基督教,后來信佛教,現在她說自己信仰宇宙這個“道”,就是宇宙之間的法則法規。

很早的時候,她就學會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她會把自己想要的目標寫下來,每天提醒自己,最后一定做得到。她反復強調這個世界有它的規律和法則,就看你能不能讀到。她笑著說:“從小到大,我想要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得到。”

對于都市人而言,“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個難題。為什么不知道呢,是因為不認識自己,不了解自己。她建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觀察。“如果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會觀察他的生活作息,看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對事情的看法等等,對自己也是。許多人做事時像一個機器人,做著盲目的程序化的動作。我們要培養自己回頭觀察的能力:我剛剛為什么會這樣?那個東西為什么費勁得來又不想要了?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要帶著興趣和好奇來問自己。”

然而,隨之而原來的另一個難題則是—“如何得到我想要的”??偸怯性S多人陷入空想,以為靠豐富的想象力就能獲知心想事成的秘密。還有的人封閉、怕麻煩、不敢去要,覺得自己不配得到,這樣也很可怕。

現在的張德芬也不再執著于自己要什么。“最重要的宇宙給你什么,就欣然接受。這一點,我還在操練,遇到我不想要的還會反抗。而當我想要的東西沒有辦法出現時,我會覺得宇宙有更好的東西給我。也許學會耐心等候?也許是時機不到?就是堅定的信任:凡是發生的,都是最好的。”

[對話張德芬]

不要把修行當成LV

記者:都市人的修行常常從興趣愛好入手,有什么推薦的嗎?

張德芬:讓自己安靜下來的喜好都很好,練字太極等,只有安靜,才能聽到內心真正的聲音:我的人生到底要什么,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拿這些東西來遮蓋自己的匱乏。你愿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匱乏?雖然我很有錢,但我真的沒有什么文化素養。我努力學習,多看書,但我愿意承認自己內在不夠好,愿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記者:靈修在身體層面有什么要注意的?

張德芬:現在許多修行一味推崇靜坐打坐,其實并不對,要先把氣養起來。個人建議最簡單不花錢的方法就是練習深呼吸,隨時隨地注意自己呼吸深淺,學會腹式呼吸。另外,瑜伽、跳操、跑步等等運動都很好,你得愿意花時間跟自己的身體在一起。你會發現那些年紀很大,很健康的人基本都是心態很好的。只有身體好了,情緒才會好。

記者:現在好像說自己靈修是一件很時髦、很高尚的事情,你怎么看?

張德芬:這叫做靈性的傲慢。其實是把靈修當成LV了???,我有一個LV,五萬買的哎!對了,你知不知道,我現在學佛,在修行呢!我還有上師……表面看起來很得意,可是和自己的心靈沒有真正的接觸,內心依然是不豐富的。修自己,而不把靈修當成某樣奢侈品來增加自己的價值認同,這其實是少數。但我并不反對用靈修來傍身,偶爾可以。曾經有一陣我多少有點這個意思。但如果修了一輩子都停留在這個境地,蠻可悲的。

 

(受訪者提供/圖)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