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瑞:對轉基因作物的擔心純屬多余
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學家戴景瑞是我國轉基因技術堅定的支持者,他在國內率先創建了玉米轉基因技術體系,育成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玉米新品種,成為中國玉米生物技術育種的開拓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學家戴景瑞是我國轉基因技術堅定的支持者,他組織合作研究,在國內率先創建了玉米轉基因技術體系,育成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玉米新品種,并與北京市種子公司合作進行產業化開發,成為中國玉米生物技術育種的開拓者。
2013年9月7日,戴景瑞參加在中國農業大學玉米試驗基地舉行的“轉基因抗蟲玉米現場體驗活動”,與網友一同品嘗剛煮熟的轉基因玉米,希望傳達出轉基因食品安全放心的概念,對此,網友褒貶不一。
據《瞭望東方周刊》同年11月的報道,戴景瑞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自己對轉基因問題的基本看法。據他介紹,國家有嚴格的轉基因管理制度,凡是經農業部嚴格評審、發放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進入市場的都可以放心食用。目前國家已經發放安全證書的有抗蟲棉、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以及早些年批準的番茄、抗病辣椒,但真正商業化種植的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至于轉基因作物對于人體健康和周遭生態環境的損害,戴景瑞認為此種擔心是多余的,抗蟲玉米燈作物推廣種植17年,種植面積增加了100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量種植,尚未出現科學實驗證實這種負面影響的存在。
戴景瑞一直倡導推廣種植轉基因作物,在他看來,轉基因技術是一場科技革命,不僅可以減少蟲害,使得世界農業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而且農藥的減少使用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保護環境,從而同時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他認為,轉基因在中國遭遇困境是由多重原因綜合形成的,民眾對轉基因了解不夠而擔心頗多,名人未進行客觀調查便輕率發言以及政府宣傳部門和主流媒體沒有發揮好科普和答疑解惑的職能等都是導致中國轉基因作物推廣緩慢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大力推廣轉基因作物,政府和媒體必須要共同創造條件,加大宣傳,進行科普, 讓公眾了解更多的轉基因科學知識;同時,監管部門也應該完善轉基因產品標識系統,做好監管和標識監督工作。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