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衛東:事實勝于雄辯——“轉基因”不增產
柴衛東,航空發動機專業工學博士,民間轉基因食品問題研究學者,長期關注轉基因技術領域,是中國民間反轉派的代表人物。
柴衛東,航空發動機專業工學博士,民間轉基因食品問題研究學者,長期關注轉基因技術領域,著有《生化超越戰》一書,揭示轉基因和疫苗的原理及其背后的操縱力量,是中國民間反轉派的代表人物。
據新華網2013年8月報道,柴衛東發布《事實勝于雄辯——“轉基因”不增產》一文,表示對轉基因作物種植的反對。以下為文章摘錄:
關于轉基因技術減少農藥用量、增加產量、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等等一系列說辭,全是不實之詞,其中傳播最廣的則是所謂的轉基因能“增產”。而事實真相是:1998年美國大學進行的8200項試驗發現,抗農達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比最好的常規品種產量低6%-10%。另一項更為精細的研究證明轉基因大豆比非轉基因大豆減產5%。
此外,我國學者也明確指出孟山都公司的第一代轉基因大豆產品減產:“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轉基因)抗農達大豆減產問題,孟山都公司開發出了第二代抗農達大豆RR2Y。第二代產品是否真的像孟山都宣傳的那樣高產, 還有待驗證。如上所述, 第一代產品實質上減產, 以它為對照, 第二代產品增產也就大打折扣了。”
2013年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生物學教授杰克•海尼曼(Jack Hainemann)團隊的研究證明,北美采用轉基因技術的大豆、玉米、油菜等作物產量均低于西歐對應的非轉基因作物。
其實,國內力推轉基因的學者們對此早就心知肚明。2011年6月30日,在農業科學院舉辦的政協5063號提案座談會上,面對什么樣的轉基因能夠增產這一具體問題,包括黃大昉、林敏、黃昆侖等在內的著名轉基因支持者,均承認“目前還未找到增產基因”。——也就是說,轉基因增產甚至連理論依據都不存在。
綜上,即使是支持轉基因的專家們也承認,從理論上并未找到所謂的增產基因;全世界范圍20多年的種植實踐更證明,轉基因大豆、轉基因油菜、轉基因玉米等的單產均低于非轉基因品種。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已經揭示出轉基因和農達導致植物減產的具體機理:種植面積最大的抗農達轉基因大豆,其轉入的EPSPS基因關閉了大豆的莽草酸代謝途徑,使得與此相關的營養缺乏,從而影響了大豆的生長發育。而配套使用的農達除草劑,其中的草甘膦作為多種金屬元素的螯合劑,又嚴重影響植物對銅、鐵、鋅、錳等元素的吸收,進一步影響了轉基因大豆的生長發育。因而,轉基因大豆不僅營養價值嚴重低于傳統大豆,其產量也明顯低于傳統大豆。如此鮮明對照之下,那些鐵了心推廣轉基因大豆的人,其動機到底是什么?
與轉基因作為捆綁使用的農達除草劑的危害,還在于它在土壤中的累計效應,逐步嚴重損傷土壤肥力,導致農業不可持續并嚴重減產。
令人費解的現實是,“轉基因增產”的謊言在如此長的時間里,有如此大范圍的傳播,近乎完全遮蔽了真相——用謊言傳播者的個人品質以及商業機構的利益驅動,只能部分解釋其原因。一個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聽任如此拙劣的謊言橫行20年,其背后的奧妙是否更為發人深省呢?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