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尚未批準任何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生產

2004年至2011年期間,農業部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五大類,共79種,其中大豆9種、玉米34種、棉花10種、油菜24種、甜菜2種,主要來自孟山都公司、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和拜耳作物科學公司。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農業部作為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的牽頭部門和主管部門,成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

2012年,農業部公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審批情況稱,2004年至2011年期間,我國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共79種,分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五大類,其中大豆9種、玉米34種、棉花10種、油菜24種、甜菜2種,主要來自孟山都公司、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和拜耳作物科學公司。

根據農業部網站2013年4月公布數據,目前,我國共批準發放7種轉基因植物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即1997年發放的耐貯存番茄、抗蟲棉花安全證書,1999年發放的改變花色矮牽牛和抗病辣椒(甜椒、線辣椒)安全證書,2006年發放的轉基因抗病番木瓜安全證書,2009年發放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玉米安全證書。

現今只有轉基因棉花得到大規模種植,2010年種植面積為330多萬公頃,轉基因番木瓜有少量種植,其余已發放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均未大面積應用。

另據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組織編寫的書籍《轉基因30年實踐》介紹,在我國,轉基因番茄如1998年華中農大的華番一號、北大的PK-TM8805R及中科院的大東9號,都曾被批準進行商業化種植,但均已經超過了有效期;北京大學的轉基因抗病毒甜椒pk-sp01也于1998年經農業部批準允許進行商業化種植,但目前沒有轉基因甜椒種植面積的報道。

南方周末網早前報道,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員吳剛解釋說,轉基因番茄產量較低,在儲藏方面沒有優勢,又因皮厚口感差,自1998年以后便沒有新的轉基因番茄獲得商業化種植,在我國,轉基因番茄也已經退出市場;另外,由于轉基因甜椒與常規甜椒想比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也自然被市場淘汰。

就農作物來說,我國目前已經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至今沒有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種植,也尚未批準實現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

不過,還有一種轉基因植物在我國是大規模應該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楊樹。

前述《轉基因30年實踐》一書中提到,中國是轉基因楊樹商品化應用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

1998年,轉Bt基因抗蟲歐洲黒楊獲得農業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員會批準,開始在新疆瑪納斯進行環境釋放,1999 年北京、吉林,山東、江蘇、河南、陜西等6 省市批準進行環境釋放,2002 年經國家林業局基因安全委員會審定批準,允許進行商業化種植。雙價抗蟲轉基因741楊,在2001 年經林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員會審定批準環境釋放,2002 年底批準進行商業化種植。截至2011年,我國轉基因抗蟲楊已種植450公頃。

新華網2014年3月報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是農業生產大國和農產品消費大國,人多、地少、缺水、旱澇、病蟲災害頻繁,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就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包括要在轉基因技術領域占領一席之地。農業部對于轉基因問題的一貫態度是明確的,一是研究上要積極,堅持自主創新;二是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對于監管,農業部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程,涵蓋了轉基因的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進口許可還有產品強制標識等各環節。

在轉基因作物的應用方面,韓長賦表示,中國遵循“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的步驟: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才是一般的食用作物。至于主糧作物,將會更加慎重。對轉基因,無論是制種、試驗還是種植,都會經過嚴格的程序批準,對個別公司或個人違規銷售、種植轉基因作物,農業部將嚴厲查處,決不姑息。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