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增速7.4%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數據,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282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此前,多家機構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在2014年一季度有7.2%—7.4%的增長,這一增速符合預期,不過較前值7.7%,仍有0.3個百分點的回落。
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同比增長速度。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數據,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282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6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7587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62850億元,增長7.8%。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4%。
此前,多家機構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在2014年一季度有7.2%—7.4%的增長,這一增速符合預期,不過較前值7.7%,仍有0.3個百分點的回落。
至于對于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具體原因,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今年以來,美國遭遇“嚴冬”,拖累了本國的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調低了經濟增長0.1個百分點,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調低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世界經濟的復蘇比預期的要差。外部需求不足,必然影響我國的出口。
二是我們國家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即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開過車的人都知道,當汽車爬坡的時候把速度換到一個低檔,速度慢一點,汽車開起來更穩而且更有勁。
三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淘汰落后產能,治理環境污染治理需要付出一定的GDP代價。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每年1、2月份都是經濟活動的淡季,但今年1-2月份系列宏觀數據的回落幅度較大,增速均創下近年來的新低。雖然3月數據有所好轉,但前兩個月經濟數據的低迷已經不可避免地拉低一季度的經濟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累計同比名義增速以及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名義增速。
房地產投資走低 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832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增速放緩明顯。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533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5%),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0530億元,增長16.8%,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7%。
房屋新開工面積290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7.2%。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011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5.7%。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3263億元,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7.7%。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9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8731億元,同比增長6.6%。
據新浪財經消息,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整個房地產預期還沒有徹底逆轉,新開工面積在不斷下降?,F在的整體增速來自于去年房地產增長的翹尾效益。”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稱,面對這種房產行情時,政府將有意提快保障房建設填補固定資產投資空缺,同時可能一些調控較緊的城市政策可能會稍有放緩。
經濟仍在合理區間 無需采用短期強刺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近期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個上下幅度,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于在合理區間。盛來運稱,從已有的數據來看,目前我國的就業和收入指標仍保持穩定。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300萬,比去年同期繼續增加。失業率的數據還沒對外發布,但是從內部掌握的情況來看,總體是穩定的。此外,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2%,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與此同時,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3%,總體上溫和可控的。
此外,他還強調,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4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明,在財政政策方面,今年國內的主要投資將集中于棚戶區改造和鐵路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業內人士推算,今年棚戶區改造470萬套以上,至少可以拉動4700億元以上的投資,今年鐵路建設原計劃投資達6300億元,這兩項合計可拉動萬億元以上投資,再加上微小企業減稅政策,這三項被視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