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最后的冰川
Camille Seaman對冰川有著濃厚的興趣。2003年,她去了北極,第一次親眼見到冰川,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兩年之后,她又前往南極,次年又跟著考察船去了北極的東格陵蘭島。
Camille Seaman對冰川有著濃厚的興趣。2003年,她去了北極,第一次親眼見到冰川,從此便一發不可收。兩年之后,她又前往南極,次年又跟著考察船去了北極的東格陵蘭島。
圍繞著冰川飛翔的北極鷗,格陵蘭 2006.
多次與冰川的親密接觸,Camille Seaman給我們帶來了這組名為《The Last Iceberg》(最后的冰山)的作品。關于此項目她說,“無數的冰山正走向消亡,我拍攝這些照片,是在記錄每一座冰山的肖像,就像給人類的遠古祖先拍攝一張家庭照片。”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些攝影作品,是從數千張冰川相片中挑選出來的,而這些相片,只是正在消亡的冰山那龐大數量中極為渺小的一部分。
冰山是得天獨厚環境中獨一無二的要素,它們的壽命有的是很短暫,有的卻存在許多年。雖然那些正在消融的冰山遠離位于溫帶或熱帶的我們,但它們的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而 Camille Seaman正是希望通過這組相片,能夠將遠在地球兩端的冰川帶到我們面前。
Camille Seaman堅持并享受獨自工作,沒有聘用任何助理。她認為愛攝影就一定要在心中有個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愛什么然后去做,也要明白這一行沒有太多的金錢和榮譽。從1999年開始拍攝,但是堅持到了2007年之后才有固定的客戶。“對于攝影,你要有熱心和耐心,忠誠地為理想奮斗。”她說。
南極洲海岬 伯德角,南極洲 2006
德里加爾斯基冰舌,南極洲羅斯海2006
巨大的冰峰,格陵蘭2006
在冰船上眺望冰川,南極洲2006
漂浮的碎冰,北緯80°2003
Camille Seaman 美國女攝影師,出生于1962年,父親是美國原住民,母親是非洲裔。1992年,畢業于紐約州立大學。如今她的作品已經出現在《紐約時報》、《國家地理》、《新聞周刊》等刊物。作品屢獲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