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道安全事故正進入高發期 上千明患待解,未明隱憂更重
我國上一個管道建設高潮是上世紀70年代,管道設計壽命為50年。因此,那個年代修建的管線,其壽命已接近終點。中石化2013年自查,發現全國1100多個泄漏點或隱患點,牽涉到62萬人需要搬遷,需花費兩千多億元。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唐悅 安焱家
王寧。
中石化2013年自查,發現全國1100多個泄漏點或隱患點,牽涉到62萬人需要搬遷,需花費兩千多億元。
在不少地方,石油管線埋在哪,地方政府都不知道,何談排查?
我國上一個管道建設高潮是上世紀70年代,管道設計壽命為50年。因此,那個年代修建的管線,其壽命已接近終點。
2014年4月15日,距離蘭州水危機爆發僅4天,“全國燃氣、輸油管道安全專題會議”恰好在京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王寧教授第一個演講。他直奔主題:“國內的管線到了非治不可的時期。”他播放的PPT首頁上,蘭州人在超市搶購礦泉水。
被公眾忽視、卻屢次被行業專家們提起的,還有一起幾乎與蘭州自來水苯超標同時發生的事故。4月11日,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花卉園站外,天然氣泄漏,短暫逼停軌道交通。
2013年,青島“11·22”東黃復線爆燃事故后,中石化曾派出500個工作組赴各地排查隱患。中石油甚至新設一個“質量提升辦公室”。但排查結果尚未公布,蘭州又再出事故。
在會場內,沒有人感到樂觀。會上一名專家稱,中石化去年的自查,發現了全國1100多個泄漏點或隱患點,如按安全防護距離相關規定進行治理,牽涉到62萬人需要搬遷,需花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