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七年斗法,內憂甚于外患 蘭州水危機,威立雅沉疴
蘭州城區三百多萬人的飲水安全系于這樣的水務企業之手:一條可謂生命線的自流溝周邊,布滿化工企業、違規建筑、豬圈、廢品站。一個決定全城飲水安全的七人董事會,卻疲于斗法,擱置事務,導致管理失范。一個原本被寄予破解城市水務困局的合資典范,卻將城市供水安全帶入重重隱患之中,直至事發。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唐悅 安焱家
2014年4月14日,蘭州出事的自流溝被開挖,重新鋪設鐵管。一條被忽視半個多世紀的密封溝渠,最終釀成重禍。
編者按:蘭州城區三百多萬人的飲水安全系于這樣的水務企業之手:一條可謂生命線的自流溝周邊,布滿化工企業、違規建筑、豬圈、廢品站。一個決定全城飲水安全的七人董事會,卻疲于斗法,擱置事務,導致管理失范。一個原本被寄予破解城市水務困局的合資典范,卻將城市供水安全帶入重重隱患之中,直至事發。
而蘭州水危機的背后,依然逃不脫石化圍城的陰影。相關報道詳見C14版:《中國管道安全事故正進入高發期》
“灑水一身泥,不灑水一身灰”,是包圍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以下簡稱蘭州威立雅)破損街道的最貼切描述。它還被儲油罐、縱橫交錯的化工管道包圍著。集團大樓也顯老態,電梯里燈光暗淡。
2014年4月11日,一條約三公里長的自流溝將這家水務企業拖入輿論漩渦。突如其來的苯超標,釀成了全城搶水風波。
而突發事故背后的企業管理失范真相,也漸出水面,要命的是,它維系著一座城市的供水命脈。
至少喝了八天污染水
2014年4月10日晚上約11點,蘭州威立雅董事長姚昕為一個電話趕回了公司。電話的另一頭說,自來水苯含量超標。
路上,姚昕通過電話向蘭州市城鄉建設局、衛生局、環保局等部門緊急匯報,幾個電話打了一個多小時。
這幾個通報電話,原本應為總經理賈慶虹的職責。當時,賈慶虹也正在連夜趕回辦公室。
“我不放心他們。法方對錢管得很清楚,但對生產不清楚。”姚昕說。“他們”指的是自己的公司搭檔:法方代表們。
蘭州威立雅前身為蘭州供水集團,2007年,該集團與法國威立雅水務(黃河)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蘭州威立雅。蘭州市國資委和法國威立雅集團各占55%和45%的股權。
姚昕、賈慶虹分別是蘭州市國資委、法國威立雅派駐的代表。按照當初的合作協議,總經理負責公司生產運營。但實際上,法方派駐人員目前僅有4人,分別是總經理、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分管營銷的副總經理和采購顧問,幾無生產相關人員。
姚、賈等人回到公司確認檢測結果,并啟動應急預案,制定污染后的供水方案。凌晨3點向沉淀池投放活性炭,用以吸附苯。
讓蘭州威立雅上下緊張的消息直到11日12時才由新華社發布。消息稱,4月10日17時,蘭州威立雅出廠水及自流溝(自來水一分廠與二分廠之間中間段)苯含量嚴重超標,最高時為國家限值的20倍。
兩個小時后,蘭州政府發布官方消息。此時距離第一次檢測超標的時間已過21小時。
這座城區三百多萬人口的城市,供水全部依賴蘭州威立雅??只叛杆傺葑兂闪藫屗?。與此同時,輿論質疑聲四起:蘭州威立雅為何不第一時間公布?蘭州市政府是否在瞞報?苯超標是否與3月6日的蘭州市自來水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