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手記】馬可尼時代之后的船岸聯系
一百多年前,馬可尼的偉大發明使陸地與船舶的聯系成為可能,船東從船上解放出來,用一封封電報指令船長、遙控操作。其后的長久年月里,無論發報機簡陋或繁雜,無論發送距離或遠或近,滴滴答答的莫爾斯電碼,是船岸聯系最主要的方式……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劉維
羅經甲板上的衛星通訊天線。除了衛星通訊天線,還有二三十種不同的天線,保持遠航船舶與陸地之間的聯系。
最后一抹遠山的黛影漸漸淹沒在海平線以下,巨輪在主機轟鳴聲中加足馬力,把定航向,駛向無邊無際的大洋深處。征途漫漫,但它并不孤單。除了船員的親人們,還有許多人與機構在以各種方式關心著巨輪的行蹤:船東在關心目的港的租金水平,租家在關心每天的航速與油耗,管理公司在關心航行安全,配員公司在關心著船員調配與替換……或許,關心的還有索馬里人。
一百多年前,馬可尼的偉大發明使陸地與船舶的聯系成為可能,船東從船上解放出來,用一封封電報指令船長、遙控操作。其后的長久年月里,無論發報機簡陋或繁雜,無論發送距離或遠或近,滴滴答答的莫爾斯電碼,是船岸聯系最主要的方式,直至1990年代。在每天約定的某些格林尼治時間,報務員關在神秘的報房里,守聽在電臺邊,神色凝重地敲打電鍵,寫下一串串字母或數字,再把它翻譯成電文,快步交到船長房間。電報惜字如金,如同我們的祖先削竹刻字,其簡寫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的租船經紀人手中,比如E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