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GDP增速下,挑戰最核心改革 博鰲熱議中國經濟
此前一周,以棚改、鐵路等基建項目領銜的政策,迅速被外界定義為“微刺激”,不少人擔心“四萬億”會再度卷土重來。但李克強在開幕式的那席話,讓人看到中國決策者正迫切希望擺脫過去的政策與發展模式。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多位采訪對象,都認為中國過往的那種政策模式越來越無效,也越來越危險。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公布了滬港通消息。滬港通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又有利于健全內地資本市場機制。圖為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金融中心。
一季度GDP增速為5年來最低,但同時,中國又在諸如國企產權、金融體制等最核心領域推進力度空前的改革。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曾經的領頭羊,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目光,博鰲論戰就是這樣一個觀察的小切口。
2014年4月1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會場內,閉路電視都在直播中國總理李克強的發言。當他說到“我們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管是會場內的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還是站在閉路電視機邊上遠道而來的幾名上海民營企業家,都舒展了眉頭。
這是博鰲亞洲論壇正式開幕的第一天。3000名全球商界和政界領袖云集中國海南的博鰲小鎮,在嘈雜聲中爭辯,呼吁,密談。博鰲的天氣幾乎就是這次峰會的寫照——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時而天空陰沉,小雨不斷,時而又陽光燦爛,澄澈無比。
博鰲這群略帶焦灼的客人,顯然沒有興致關注會場外的天氣狀況。承接去年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放緩態勢,今年開春以來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承壓,進出口數據再創新低,4月16日剛出爐的一季度GDP為7.4%,為5年來最低。一些分析師甚至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幅將為7.4%,那將是1990年以來最慢的增速。
此前一周,以棚改、鐵路等基建項目領銜的政策,迅速被外界定義為“微刺激”,不少人擔心“四萬億”會再度卷土重來。但李克強在開幕式的那席話,讓人看到中國決策者正迫切希望擺脫過去的政策與發展模式。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多位采訪對象,都認為中國過往的那種政策模式越來越無效,也越來越危險。
而現在,在經歷黃金十年后,亞洲經濟又走到了經濟放緩與深化改革必須同步走的十字路口。在博鰲,不管是李克強發表的主旨演講,還是論壇嘉賓關注的議題,都聚焦于中國如何尋找到更有后勁的增長路徑。在環保與民生的多重抉擇下,亞洲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