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不僅展示優點,也展示缺點”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史雯珊談公共外交

美國駐華機構在新浪微博上開設了近50個賬號,目的就是想針對不同人群來發言。美國國務院在社交媒體上對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問題有許多發言,之所以在中國我們沒有太聲張可能是由于與歐洲國家相比這一問題在中國的關注度較低。我知道美國和中國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保持著緊密合作,但這也不一定是中國網民最關心的事情。

責任編輯:曹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史雯珊。 (南方周末資料圖)

與米歇爾·奧巴馬訪華幾乎同時,美國負責東亞、太平洋地區公共外交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史雯珊造訪了落成不久的美國駐廣州領事館新館。不久前,她在這里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還沒落座,史雯珊就急著為自己退步的中文道歉。2006年至2010年,史雯珊任職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發言人時,一度能用流利的中文開發布會。從北京回到華盛頓后,她便升任了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

2009年,美國為世界上每個地區都配備了這樣一個專門負責公共外交的副助理國務卿,其對公共外交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史雯珊讓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的第一個細節是她的手袋——法國某品牌以平價聞名的帆布包。采訪中,她也展現出了相似的隨和與靈活。

“我們更注重強調共性與合作”

南方周末: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們,對于美國而言,公共外交究竟是什么?怎么開展的?希望達成什么目的?

史雯珊:簡單地講,公共外交是一種對話,不僅局限于告訴你美國是怎樣的,還希望知道你對美國的看法,達成雙向的交流。

美國的公共外交始于冷戰時期。二戰后,我們發現國外對美國的立場有許多意識形態宣傳,于是我們設立了美國新聞署。我們認為讓人們了解美國真實情況最好的方式是讓普通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彼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