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國領跑美國?
2011年貝寶貨幣基金關閉后,再未聽說美國互聯網企業收購或新設立金融機構涉足金融業務的案例。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林寶玲
要寫“美國為什么沒有像中國這樣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動筆之前先想了想以下幾個事項,界定一下本文討論的范圍:
其一,互聯網金融產品,專指互聯網企業以股權投資形式涉足金融領域,開發、銷售并管理、以個人或家庭消費者為目標客戶的各類金融、保險、理財產品。
其二,如果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之間不存在股權關系,僅僅是達成代理協議并利用互聯網全天候廣覆蓋的優勢銷售各類金融產品且該類產品的設計、開發、管理和履約均由后者完成,無論該產品目標客戶如何,均不在本文討論范疇之內。
其三,金融機構自己基于互聯網基礎設施銷售由本機構設計開發并負責履約的產品,或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均不在此文討論范疇之內。
對,你沒看錯,灑家受累寫這篇文章,就是沖著國內近期火爆異常的各種寶來的。
在做了上述界定后再看一開始寫下的話題,就可以知道這個題目是不準確的,至少不是一直準確的。因為在美國,做網際第三方支付的貝寶公司(PayPal,亞馬遜旗下公司)就曾經于1999年推出過貨幣基金(Money Market Fund),且火爆經營了十年,規模一度達到十億美元,收益率和同類產品相比也排在中游偏上,決不能算寒磣。
但2008年的金融海嘯毀了這一切。由于危機爆發,各路投資者紛紛采取“現金為王”的保守策略,贖回所持基金;此外,由于經濟基本面變壞市場信心崩潰,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