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上市公司的救命符:節能環保類補貼
走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的道路,不失為賺取政府補貼的方法。在虧損公司的保殼戰役中,節能環保類的補貼也在關鍵時刻幫了大忙。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蘇宏楊
2014年3月17日,在濟南市舜耕路,一輛新能源公交車進站。2014年山東省各區市(不含青島市)購買使用節能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的企業和單位,將獲得每輛3萬元至40萬元的一次性財政補貼。
走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的道路,不失為賺取政府補貼的方法。在虧損公司的保殼戰役中,節能環保類的補貼也在關鍵時刻幫了大忙。
對于既沒有高新技術企業的背景,也沒有跟戰略性新興產業沾上邊的企業而言,走上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的道路,不失為賺取政府補貼的好方法。節能環保類的補貼一般披露較為含糊,沒有針對具體項目。
現行節能減排補貼標準依據,是2011年由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的《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
根據現行補貼標準,對節能技術改造、重大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的項目,按照投資總額給予8%-15%的補貼;節能財政獎勵資金上,對比改造后形成的節能量,按每噸標準煤給予240元—300元補助,實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按照每噸標準煤給予300元的補助。
重慶鋼鐵2012年12月曾獲得一筆5億元的補貼,用于環保搬遷增加的環保費用性支出;華凌股份、上海電力,也因綜合環保治理和關停小機組和工業重點節能項目節能減排獲得2億元和2.9億元的補貼。
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了979億元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2013年10月,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曾表示,“十二五”節能減排實際進度落后于目標,當初確定的五年目標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下降16%,但規劃前兩年僅僅下降5.5%,只完成了“十二五”進度的32.7%。為此發改委與財政部等部門協商擴大補貼額度等事項。
在虧損公司的保殼戰役中,節能環保類的補貼也在關鍵時刻幫了大忙。
*ST南化,在2011和2012年已經連年虧損2.1億元和2.8元億。2013年11月29日,公司發布公告:根據南寧市人民政府工作會議討論決定,予以公司2.9億元經營性財政補貼,全部計入當期損益。這筆救命錢,使得該公司免于摘牌。
2008年和2009年,該公司也曾出現嚴重虧損,2010年11月23日,南寧市政府給予公司財政補貼款3.3億元,使得公司當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勉強轉正為1200萬元。當年,這筆財政補貼的理由是:因廣西和南寧市公眾活動、節能減排等因素影響,造成停產限產,給予經營性財政補貼。
2014年初,*ST株冶發公告稱,獲得株洲市財政局下發8948萬元環保綜合治理補助,計入年度損益后即沖抵前三季度虧損額。
株冶集團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這一數目,政府怎么算出來,公司不知道。至于錢怎么用,公司既可以繼續作為環保投入,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對此政府沒有具體要求。
2011年底,華菱鋼鐵獲得了政府各種類型的環保治理補助資金11.68億元。當年前三季度華菱鋼鐵虧損了1.74億,這筆及時的環保補貼使其四季度業績大為改觀。
2013年6月,審計署對中國部分企業違規獲取政府補貼情況進行通告,其中很多企業存在騙取產能淘汰補貼的行為。通告中,涉及違規獲得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的企業多達126家,占到總違規企業數量的36.2%。其中,重慶鋼鐵采取虛假淘汰的方式,騙取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765萬元。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