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信辦十三條之下,“自媒體”內容生產將發生何種改變?丨快評
“自媒體”搞“團建”炮制輿論有很多隱蔽形式,如利用小號造謠誹謗,讓網友多次轉發“洗稿”“洗來源”,然后大號再介入。又如MCN機構之外的正式或非正式組織以某種“進步議題”統合多個“自媒體”賬號及裹挾大量粉絲,進行“團建”,炮制輿論,謀取干預司法或立法等非經濟利益。 網信辦十三條,對“自媒體”的內容生產與信息傳播設立了諸多規則與高壓線,壓制對輿論的操縱行為,讓輿論場有更多的真實與正義。 -
天津人民出版社多部譯作被指涉嫌抄襲,出版業“洗版”現象早已有之
近日,天津人民出版社被曝涉嫌“洗稿”、“洗版”,其出版的《莎士比亞悲劇集》一書與朱生豪先生的譯本相差無幾,有些章節字句甚至完全一樣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揭秘自媒體"洗稿"產業鏈:千字10元,靠改頭換面做成大號
千字10元至30元找網絡寫手,將“爆款”原創文章移花接木、改頭換面上線,一些自媒體靠“洗稿”做成大號。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相關部門對抄襲、剽竊的打擊力度加大,一些自媒體采取更加隱形的侵權手段,通過將他人原創摘編整合“洗稿”,已形成地下產業鏈。 -
想“洗稿”?難了!自媒體不可隨意轉載新聞作品
-
致某某:如何洗稿還讓人叫好?
移花接木將別人的想法和文字變成自己的,這就是俗稱的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