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培召回涉事產品,致病菌如何進入奶粉?
雅培公司回復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在雅培任何產品及留存樣本中,還沒有檢測出含有克羅諾桿菌和沙門氏菌兩種微生物,相關調查和檢測仍在進行中。 雅培中國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中,僅有喜康寶貝添嬰兒營養補充劑受此事件的影響,并已啟動召回工作。盡管僅有一款產品在國內銷售,但消費者仍可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買到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廠生產的其余幾款涉事奶粉。 原材料污染和工廠環境污染是導致嬰幼兒乳粉中含有克羅諾桿菌的兩大原因,由于克羅諾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并不能排除在乳粉沖調過程中病菌進入的可能。家長需要保持奶粉存放和沖調區域及器具的衛生清潔,“家中污染致病菌的概率比奶粉污染的概率大得多”。 -
百躍羊乳粉十日風波:緊急下架到“立即恢復銷售”
2018年8月28日,榆林食藥監局接舉報后全市緊急下架百躍嬰幼兒羊乳粉。十天后,通知立即恢復銷售。 在榆林市食藥監局關于恢復銷售的通知中,只提到相關批次樣品檢驗全部合格,并未對檢驗指標、污染物含量進行說明,被業內人士質疑“語焉不詳”。 -
2017國家抽檢結果:嬰幼兒乳粉連續九年未檢出三聚氰胺
抽檢的總體結果,反映出我國食品安全整體處于“穩中向好”的狀態。 -
最嚴奶粉監管辦法出臺,將收緊跨境電商渠道
2016年6月8日,備受關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對外公布,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國務院食安辦披露2.26萬罐冒牌乳粉制假過程: 犯罪嫌疑人購低檔奶粉罐裝進口
案件共涉及2.26萬罐冒牌"雅培"、"貝因美"嬰幼兒配方乳粉,目前的流向涉及到河南鄭州、安徽合肥、江蘇宿遷、湖北武漢四省市。 -
乳粉“配方注冊制”送審稿出爐
送審稿的最大亮點,無疑是將注冊制的適用范圍,從國產乳粉擴大到了進口乳粉。這意味著,逾千品牌的乳粉或面臨淘汰的命運。 -
12批次嬰幼兒奶粉不合格 陜西占9席
2015年7—9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抽檢國產樣品51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2批次,合格率97.7%。抽檢進口樣品120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
嬰幼兒奶粉降價甩貨潮背后
嬰幼兒配方乳粉最嚴新政即將出臺,乳粉小企業紛紛退出關閉倒閉,兩千多個乳粉品牌或將清洗到只剩一兩百個,行業將迎來大品牌的寡頭時代。而被寄予倒逼企業提升奶質厚望的新政其它效果,則仍有待觀察。 -
4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 多為羊奶粉
食藥監總局指出,檢出不合格樣品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樣品多屬嬰幼兒配方羊奶粉。 -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三審 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瓜果蔬菜
草案新增加和調整部分規定: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擬實行注冊管理;保健食品應標明不能代替藥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