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萬億元大體量,交通銀行如何做強“上海主場”?|透視金融業2024年年報②
交通銀行集團總資產逼近15萬億元,繼續穩居商業銀行第六名。 2024年交行科技投入114.33億元,金融科技人員9041人,科技人才招募計劃已接近完成。 交行將在資源傾斜和考核機制上全方位努力推進“上海主場”各項目標按期達成。 -
收劉強東的大紅包是否要交稅?爭議“偶然所得”
江蘇省稅務局政策咨詢電話12366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稱,目前,稅務機關已關注到劉強東向當地村民派發紅包的事情,具體情況還在核實了解當中,所涉個人所得稅問題無法進行準確答復。 “如果征稅,不僅會對個人正常社交行為造成過度稅收負擔,實際征管中也難以實現應收盡收?!眳切娬f,稅收的征收不應損害公序良俗,個人派發的現金紅包不需要繳稅這一共識,體現了稅收政策在平衡稅收征管與公序良俗之間的考量。 -
百年交行:乘風破浪奮進路,逐浪前行譜華章
萬里乘風湖海闊,雙輪破浪滄溟開。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交通銀行奮力推進“十四五”規劃的實施落地和圓滿收官,這艘金融巨輪將繼續乘風破浪,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
招銀理財問鼎罰金榜首,掩蓋不良成大額罰單高頻詞|金融合規半年榜
監管機構對理財子公司的處罰案由正在發生“由表及里”的轉變,稽查重點開始轉向更加隱蔽的底層資產。 2024年上半年,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均“無一幸免”收到監管的百萬級以上處罰。其中,交行收到的百萬級以上處罰信息最多。 除傳統貸款“三查”外,“虛增存貸款”和“掩蓋不良”成為觸發百萬級罰單的高頻詞匯。 -
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如何重兵布陣2024年?
繼2023年,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熱門詞匯再次出現在多家銀行的官方表述中?!八拇笮小本硎?,當好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 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銀行貸款余額占比為10.2%。而同屬于五大業務范疇內的綠色金融貸款占比已達19.2%。這意味著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急需發力。 “四大行”均提及,要當好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具體到重點防控領域,則提到了房地產、地方債務和中小金融機構。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要重點關注的風險領域。交行、光大和廣發在內的多家銀行也做出類似表態。 -
數字金融榜:哪些銀保機構更“智慧”?
更加突出的現象是,部分股份制銀行克服規模和整體實力上的劣勢,正在數字金融領域大舉發力且成果初現。反映在榜單上,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同時進入前三名,形成與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國有大行分庭抗禮的局面。 交行科技投入占營收高達5.26%,高居20家銀行之首,但占比甚高的科技投入并未顯著提升該行的生產力,沒有明顯改善該行業務和財務表現。 數字化逐漸成為我國保險業的戰略轉型關鍵詞。幾乎所有壽險公司都成立了數字化經營部門或信息技術部門,且大多在年報中提及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與數字化轉型相關舉措。 -
五位行長共話金融機構如何提振消費丨粵消費復蘇趨勢深調研⑤
2023年以來,工行廣東省分行信用卡消費額超300億元,在工行系統內排名第一;聚焦大額消費復蘇熱點,促進文旅消費恢復。 廣東建行承接省內15個地區百余場政府惠民消費活動,惠及用戶累計2500萬人次,繼續優化產品適配,推出更普惠、更便利、更具可得性的金融產品。 廣東農行積極拓展消費金融場景尤其是縣域消費市場。今年1-2月,廣東農行消費貸款余額、信用卡消費額、分期交易額均創新高。 廣東中行從供需兩端發力促消費。截至2月末,廣東中行消費金融授信余額981.4億元,排名中行系統內第一;執行“一城一策”差異化按揭授信政策。 廣東交行圍繞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制定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持續聚焦居民衣食住行各類消費場景打造,將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政策。 -
如何走出社交孤島?
心理學研究表明,更準確地判斷自己社交行為的價值,更勇敢地主動聯系,在建構社交關系網的過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15日《南方周末》) -
交行提前還貸補償金新政為何一日游?
絕大多數銀行普遍對提前還貸違約金或者補償金采取了比較寬松的政策,只要客戶申請,基本都能部分或全部免除,這一做法也一直延續至今。 銀行作為主動一方,不宜單方面提出或調整提前還貸收費政策,因為沒有征得借款人的同意,屬于霸王條款,侵犯了借款人的利益。 銀行業應從自身挖潛力,通過加大創新能力、營銷能力建設,提高運營管理水平,通過更好的服務來爭取優質客戶。 -
交行調整“提前還款補償金收費”惹爭議,網點稱目前暫不收取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