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醫院“變形記”:從“多撈錢”到“多省錢”
習水縣醫共體建立以來,外地就醫減少、本地就醫增加,醫?;鹗褂猛獾販p少、縣內增加,實現了醫?;鸷途驮\人次的“雙回流”。 在醫共體內將醫?;鸢慈祟^總額預付,目的是讓醫療機構扭轉觀念——過去醫院必須從醫保中“多撈錢”,現在就要從醫保中“多省錢”??刭M也是把雙刃劍,控費后有結余資金,醫療機構開心,但若服務不到位,患者不開心,最終也會失去對醫療機構的信任。 一位基層衛健部門人士說,他們針對有異地就醫意愿的患者采取“三步走”:先解釋基層醫院便宜、方便;不行的話,再問轉診到縣醫院行不行;實在不行,把患者想找的大醫院的專家請到縣里做手術。 -
罕見的再審:一只流浪貓與24萬元賠償
再審判決推翻了此前對飼養關系的認定,認定涉案貓為流浪貓,并重新劃分賠償責任,判令由場館所屬公司承擔80%的賠償責任,肖澤健承擔20%。 實踐中,走“院長提請審委會啟動再審”流程糾錯的案子特別少。有研究者統計過近三年河北省法院公開的民事判決,其發現依職權再審的案件占比較低。2020年再審案件為11,573起,依職權再審的案件僅有3起;2022年再審案件為485起,依職權再審的案件為42起。 -
專訪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走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之路”
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變化(從7%上升至14%)為例,中國用了21年(2000年約為7%,2021年為14.2%),法國用了115年,美國、英國用了四十多年。 目前已形成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依法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這四種相對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 繼續聚焦預防、治療和照護服務,加大照護隊伍培養培訓力度,推動照護機構發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不斷增加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供給。 老年期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應著力深化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將人口老齡化的國情要素融入各領域、各行業的政策制定、工作推進中,深入挖掘老齡社會潛能,激發老齡社會活力。 -
突破2000萬英鎊!英99歲老兵繼續健走籌款
英國99歲老人湯姆·穆爾17日被威廉王子稱作“傳奇人物”,緣由是這名二戰老兵在短短十幾天以健走方式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募款超過2000萬英鎊(約合1.8億元人民幣)。 -
秀肌肉、表決心、尋商機:跨國藥企在進博會
除了“回頭客”,今年的進博會還吸引了輝瑞、默沙東、禮來、勃林格殷格翰等“一年級生”,尤其是美資企業的加入。外資藥企積極參展,背后也隱藏著不言自明的“小心思”——期待產品在進博會上一展成名,從而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兒科醫生出身的海南省省長沈曉明,親自當起了“采購員”和“推銷員”,11月6日,他率領海南省衛健委、省藥監局、先行區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巡館,與國際藥械廠商洽談合作采購事宜。 帶量采購政策落地后,跨國藥企在一二線城市的市場進一步萎縮,必須為過期原研藥找到新的市場,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走基層”成為選擇?;鶎邮袌鲋?,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開始抓住互聯網時代下的新機遇。 -
抑郁少年的失控人生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約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近年來,青少年抑郁癥發病率持續上升,其中的掙扎與失控卻鮮為人知。 “成為抑郁癥病人”是不可控的人生插曲,但對人生的影響實在又模糊——無法預測來由與盡頭,急遽放大了一個人在青春期所要經歷的掙扎——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 -
【絲路新駝鈴】戈壁荒漠“健步走”是啥體驗?
清晨,同往常一樣洗漱完畢后,王偉穿上T恤、運動鞋,帶著計步器向宿舍外走去,沿著倒班村宿舍樓旁的瀝青路開始了一天的“健走運動”…… -
專訪羅大佑:老男人也有春天
你為什么要打倒崔健呢?你走另外一條路不就得了?很奇怪。羅大佑走了這條路,你就不能走一條非羅大佑的路嗎?你干嘛要做另外一個羅大佑呢?為什么要做另外一個羅大佑來打倒羅大佑呢?不值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