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空氣趕走“最長夏季”,廣州本周有望入秋
自今年3月23日入夏以來,廣州夏天已超過235天,打破了自1961年以來的“最長夏季”紀錄。 -
廣州官宣入夏,迎1961年以來“最早夏天”
-
多地公共充電樁漲價,開新能源汽車也不省錢了?
有的充電樁運營商漲價和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有關,企業可能會設置尖峰期價格。 “有些地區的政府補貼是有時限的,第一批企業拿到的補貼已經到期了?!? 目前中國的公共充電樁的比例遠小于私人充電樁,后者使用的是相對便宜的居民用電。 -
熱浪來襲,藿香正氣水是防暑“萬能藥”嗎?丨防暑涼策①
入夏后,國內面臨高溫“烤”驗,許多地區的氣溫都沖上了40℃,多地接連發布高溫預警。 如此高溫之下,我們在戶外活動面臨著中暑風險,南方周末特推出“防暑涼策”系列,為大家科普一些日常防暑小妙招。 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常常被人們當做防暑“萬能藥”。但藿香正氣水可以用來預防和緩解中暑嗎? -
01:5
南方周末報紙進入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
-
01:47
多地進入“燒烤模式” 今年會比去年更熱嗎?
近日,我國多地開啟“燒烤模式”,局地氣溫甚至超40度。去年的酷暑仍令人記憶猶新,今年剛入夏便如此炎熱,人們不禁擔心:今年會比去年更熱嗎? -
多地臭氧超標,空氣考核時可剔除外界影響嗎?|清潔空氣藍天日
2021年入夏以來,臭氧污染對優良天數下降的“貢獻”明顯。以7月為例,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但凡出現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全部為臭氧。 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已有近十年未修訂,目前的空氣質量數據監測評估上,只剔除了沙塵天氣的影響。隨著我國空氣質量監測評估機制逐漸成熟,以及臭氧治理任務愈發緊迫,建議在評估臭氧治理時,考慮對異常事件、氣象等外部因素進行處理。 -
海綿城市:時間緊,任務重
2015年4月,國家頒布了首批海綿城市試點。2016年入夏,16個試點城市有10個出現了內澇。住建部調研顯示,項目完工率較高,但存在著小、散、碎片化現象。而百億投資之后,海綿城市項目面臨難以維護的窘境。 -
2014,安徽卷高考作文贊一個
每年6月入夏之后,我國人民集體進入了高考的季節。媒體與網絡,線上與線下,無數人在等待著點評高考作文的機會。2014安徽卷作文說:演員認為可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臺詞,劇作家認為“一劇之本”不能讓演員隨意改動,讓考生據此選角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