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交卷年,這些綠色信號不容錯過
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難點在于各省份發展清潔能源的資源稟賦不一,和過去的能耗雙控類似,中央如何合理分配地方的考核目標將是接下來各省份關注的重點。 零碳園區和綠色建筑正被各省份視為新機遇。17個省份提及建設零碳園區,14個省份提及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而在2024年地方兩會中,這兩個關鍵詞的出現不超過5次。 “新三樣”固廢(退役動力電池、廢光伏組件及風機葉片)問題日益凸顯。盡管國家層面“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尚未出臺,但廣東和青海已經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點明“實施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 “受污染農用地溯源整治”表述未在過往三年各省份報告中出現,2025年首次被4個省份提及,這或與《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有關,該計劃要求2027年底前,受污染耕地集中的重點縣(市、區)基本完成溯源。 -
重金屬污染耕地:三年探路路未明 湖南試驗田再“續命”
“由于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試點工作的效果目前還難以全面顯現,至少需要3至5年時間才會有個規律性的結論?!?/div>億畝污染耕地待修復
中國受污染耕地達約1.5億畝,但在土壤修復市場中,能統計到的耕地項目僅占約2%,數量和平均投資額均遠遠低于污染場地、礦區。國土部:中國5千萬畝受污染耕地不能再耕種
12月30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表示,目前我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有18億畝多,而不能耕種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5千萬畝左右,受污染的重點區域都是過去經濟發展比較快、工業比較發達的東中部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還有湖南一些地方。沉重的稻香
中科院研究顯示,目前中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兩千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一千多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