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開會”的一手好牌,打成了這樣?
-
古偶小花“搖人大戰”,觀眾:膩了膩了
同日上線,意味著直接的市場競爭,誰的作品能脫穎而出,誰就能在觀眾心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雙方自然在宣發上不遺余力。 -
待爆男演員,正憑古偶上桌
-
古偶劇中的權謀戲,為何不好看?
正是這些細節和鮮活的人物,展現了當時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這便是權謀的“落地”。觀眾之所以覺得好看,本質上也是因為內容反映了真實世界的運行規則,令人心有戚戚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重生古偶劇,為何百看不膩?
-
古偶版《內在美》,就這?
-
楊冪重回古偶舒適區,你看嗎?
請內娛演員別再盲跳舒適區了 -
02:11
王勁松:正劇少了,古偶多了,創作者還能寫出像《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劇作?
正劇少了,古偶多了,創作者還能寫出像《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劇作? -
內娛古偶妝造大盤點:好看與否,全靠他們
-
百萬小年輕穿著漢服走向世界,卻沒能躲過內部鄙視鏈
漢服熱正逐步擁有更廣泛的受眾,借助網絡走向“出圈”,即便“一鍵古風變裝”和“古偶宇宙”向來是網友們的吐槽素材,也無法忽視它們為漢服帶來的巨大熱度。 而提到國內漢服文化,總是繞不開“三坑”,而那些喜歡JK制服、Lolita、漢服這三種衣服的女生,被稱為“三坑女孩”。 “知道”(nz_zhidao)帶你走近“三坑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