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楊燁炘:“做創意不要太膽小,也不要崇洋媚外”
這樣一位看似離經叛道又洞察事理的廣告人,他心中的“創意理想國”什么樣? -
國會山、丹尼爾窖坊是崇洋媚外,那美國的新約克、Canton市呢?
樓盤和大街上廣告牌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審美,也在潛移默化中定義著人們的審美標準?,F在,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顯示,全國有35處“歐洲城”,26個“曼哈頓”,至于“巴黎世家”、“羅馬花園”、“香榭麗舍大街”,許多人都已習以為常。所以不時有網友吐槽,真希望好好整頓整頓。 但當整頓的風真的來了,小區紛紛改名。又有網友表示,是不是管的太寬了? -
葛劍雄:不要輕易給洋地名扣“崇洋媚外”的帽子
亂改地名對個人和社會而言都會有割裂歷史記憶的危險,因為后人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哪里。 -
日本歌為什么愛摻英文?
為什么常常被嘲笑英語不好的日本人,還如此“崇洋媚外”? -
咖啡好喝口難開
迎接世博會的上海,諄諄教導大家做“可愛的上海人”.對外國客人的體貼,到這個程度已經很周到了。我的小小請求是,希望向外國人展示可愛之處的同時,對自己人也要可愛點。 -
禮儀之邦的崇洋媚外
8月22日,為幫助7名日本乘客趕飛機,開往大連的2220次列車臨時停車一分鐘,讓他們下車并用警車護送著趕往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