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憤怒林懷民·舞者·馬可
人到中年的云門舞集終于居有定所,42年后擁有一個統一的家——云門劇場。云門新作延續其傳統?!栋姿?《微塵》,前者如珍珠奶茶,后者如嚎叫的安魂曲。林懷民+馬可,制造奢侈的清貧和優雅的憤怒。 -
虛構類:《大河盡頭》《安魂》
45萬字的《大河盡頭》是一趟大河之旅,一個15歲年輕人對種族不平、人情冷暖的體認,對華人民族傷痛的憤怒回顧,堪稱婆羅洲殖民地別樣的血淚史。 -
《南京安魂曲》的邏輯
哈金說,《南京安魂曲》中宗教精神超過了個人恩怨,日本平民也受苦,他們的兒子孫子沒了父親爺爺,戰爭給人造成的無奈和損害太大了。我們到最后還是應該超越種族的經驗。 -
威爾第《安魂曲》為震亡者安魂
“死亡降臨,大地震動,”莫華倫說,“這歌詞太適合紀念汶川大地震了?!彼?月12日晚演出的威爾第的《安魂曲》中擔任男高音。 -
厄普代克最后作品:安魂曲
-
逝者帕瓦羅蒂 全世界熟知的意大利人
三高不會再有最后一次演出了:多明戈從2000年開始擔任洛杉磯歌劇院的藝術總監,忙著威爾第歌劇《安魂曲》的演出,未能參加葬禮;卡雷拉斯受白血病打擊之后,身體一直不好,也沒來參加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