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粒子”的陰錯陽差
有學者認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這一小時中討論的焦點是頒獎詞中的“證實”一詞。如果沒有證實,任何理論都無法獲得諾貝爾獎。但CERN在公布實驗結果時并未說“證實”,而是說結果強烈暗示新粒子是“一個希格斯玻色子”。 -
“上帝粒子”預測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8日,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因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恩格勒今年81歲,希格斯84歲,兩人于1964年各自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論。 -
追尋“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是史上最成功的科學理論中的最輝煌的頁碼之一,但它也意味著那個理論幾乎走向毀滅了。從這天開始,過去的理論即將被一個更好的取代……探索永不止息,這一刻值得慶祝?!?/div>點畫魁(20120712)
因為俗稱“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被歐洲科學家發現,既然用了上帝的名號,那上帝收專利費也是應該的哈。希格斯玻色子是賦予電子、夸克等靜質量的基本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純屬陰差陽錯。希格斯主題變奏曲
希格斯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他和實驗家的區別在于不用做實驗。希格斯本人十分低調,面對媒體時他不愿直呼那個粒子的學名,而是稱之為“以本人命名的玻色子”。仰望“上帝粒子”
7月4日,歐洲核子中心的兩場學術報告會和新聞發布會吸引了全世界粒子物理學家和媒體的關注。雖然要完全證實新粒子就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上帝粒子尚需時日,物理學家已經迫不及待地歡呼起來。這個發現必將成為人類理解大自然的里程碑之一。CERN稱希格斯玻色子觸手可及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3時在日內瓦舉行發布會,披露了尋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最新進展,確認發現一種特征類似的新粒子。如果能夠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將有助于解釋物質為何有質量。【月度發現】201203 (從75894復制)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終于確認了宇宙的質量來源。日前,他們稱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跡象,這種碎片被稱為“上帝粒子”。2012:物理學的突破年?
在過去的16年中,可以用郁悶來形容粒子物理學家的集體狀態,因為他們不僅沒有發現任何新粒子,也沒有太多的其他發現,但是這個狀態在2012年很可能被打破。為什么希格斯粒子這么特殊?
希格斯粒子是標準模型中唯一與其它粒子不同的粒子,它決定了粒子物理中的真空性質,也就是說,它的存在賦予真空一些特性,使得所有其它粒子在這個真空存在時獲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