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長父親捧出“學術新星”:“科研世家”豈能聯名打造?
智力可能遺傳,學識也可以通過家教等方式代際傳承,但學術資源決不能以“世襲”“庇蔭”的方式代際傳承。 當下“學二代”逐漸將傳承的東西從知識與智力,變成了榮譽、獎金、錄取資格等名利。而為了獲得附著其上的包括科研經費、教職等實打實的利益,哪怕是資質平庸或是無意于學的“學二代”也可以憑借父輩的庇蔭而上位,乃至直接掛名抄襲,這是對學術誠信與學術倫理的嘲諷。 -
邵大箴:美術批評的尖銳與溫情
他是把西方現代美術流派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當一些聲音指出應擯棄傳統美術時,他又堅定地為中國文人畫的價值辯護。在他身上,似乎同時住了兩個人。一個是追求自由、渴望革新的青年,一個是冷靜的老者。 邵大箴的學生薛永年認為,“邵先生是有學術鋒芒的,但他會采取一種陳述而不是論辯的方式來表達,他說的東西就能被人接受?!边@種銳利而不失克制的姿態,貫穿著邵大箴的美術批評生涯。邵大箴撰文表明,“我們理論家,與其保持平庸的全面性,不如力求理論的鮮明性、尖銳性和針對性……因為深刻的片面性里含有創造性的思維?!蓖瑫r,他也主張“同情式的批評”,即尊重創作者,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作品的意義。 -
《頭腦特工隊2》:壓力之下的平庸續作
“對于絕大多數作品,創作者是否在盡心盡力地進行創作,是可以一眼看出來的?!?/div>拒絕精神內耗,當無數次想離職的我學著與自己和解
不去和別人比較,學會接受自己的平庸,是成年人的第一課。03:28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利益區域》的名字翻譯錯了?
比“平庸的邪惡”更可怕的是“邪惡的平庸”路遙的土地:從王家堡到郭家溝
我問過路遙,你為什么一定要找一個北京知青,你是不是一定要找到這樣一根可靠的向上攀的繩索,以免自己墜入原來那平庸的世界呢?路遙回答說,不排除這種想法。《魯頌》,一位國君的換臉術:把老謀深算打扮成雄才大略
魯僖公絕不是平庸的國君,只不過他的長項不是雄才大略而是老謀深算,但是,雄才大略的形象有一種奇理斯瑪型(Charisma,超凡魅力)人格的魅力,是國君的理想人設,老謀深算的形象則更適合幕僚而不是君主。所以《魯頌》里絕口不提他真正的長處而吹了一通他并沒有的本事。花城文學院簽約評論家談“新南方”寫作:在文學的巨大裂變中,突破平庸
“我們今天是在移動互聯網、短視頻化的世界中來傳遞文學,所以文學已經變成了像陳曉明教授所講的,它不是一種自明的、原原本本的文學,而是剩余的。就比如說我們今天會看到很多非常卓越的文學作品,它必須通過某一個帶貨的人來傳播?!? “我認為真正的‘新南方寫作’應該是解構的,是在解構的基礎之上再建構,它建構出來的東西應該完全不同于以前既定的敘述?!?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專訪樂評人李皖:短視頻神曲,被制造出來的大數據泡沫
這個流量越來越變得無足輕重,大家心里都會覺得它不算什么,也不會把它當做什么豐功偉績。大家都能區分開來,一個東西火爆,跟它的品質之間,顯然已經不是我們過去認為的那種關系。 其實你不知道你正在聽的東西,人家早都唱了,或者人家唱的東西還在繼續照耀你、籠罩你,而且它還更好,更給予你啟示和感動。藝術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新與舊,而是好與壞、卓越與平庸。奧斯卡真的越來越平庸了嗎?
與其說這個獎項是獎勵全年最具有藝術性的美國電影,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年度價值觀博弈的集中秀場。 《瞬息全宇宙》在奧斯卡獎的大放異彩,不但被不少影評人視為亞裔在好萊塢的勝利,更被看作好萊塢內部評價體系的一次革新。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