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分析幼童遭生父女友虐死案:嚴重或判死刑,生父明顯失職
-
“幼兒園免費”系誤讀,但方向值得認真考慮丨快評
幼兒園幼童的家長都是年輕人,往往剛剛步入職場,剛剛結婚買房,收入不高,沒有積蓄,很多人還要背負沉重的房貸,再加上幼兒園學費,年輕人不堪重負,于是推遲生育、少生育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不夸張地說,幼兒園高收費是壓垮生育率的重要負擔之一。 -
4歲女童獨自坐地鐵回家?不應過度強調幼童獨立能力而忽視潛在風險丨快評
讓4歲女童獨自坐地鐵回家,已經不僅是心大,還違反了不少法律規定。 對孩子進行獨立教育,應該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不能揠苗助長。 當“小茉莉”們長大了,他們未必喜歡自己當初被當做引流的“道具”。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沒有權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未成年人進行炒作。 -
警察踢打六年級學生被撤職:整治校園暴力同樣不容忽視丨快評
在警方打馬某之后,網友更共情被馬某毆打、欺凌的幼童,這一普遍而強烈的情緒不應被忽視 -
惡狗撕咬幼童引發強烈關注,防止烈犬傷人重在防患未然丨快評
對那些違法飼養烈性犬,對所養的狗疏于管理,放任狗只到公共場所肆意活動的,要嚴格依法處罰。 -
人類為何需要科幻、需要仰望星空?我們人類還處在幼童期
人類暫時無法到達科幻作品中的半人馬座α、巴納德星、天狼星等較近恒星系,僅太陽系拓殖,就夠忙上幾千上萬年。而太陽變成紅巨星、爆發恒星氦閃還要約50億年。從物種存續角度看,人類文明還處在孩童期,有著大好前景,不能現在就封閉心靈、停止想象。 -
幼童撒潑怎么辦?當以“冷酷”阻斷胡鬧得利預期
人到中年,越發覺得這種樸素的“放手任撒潑”方式,透著家庭教育或人格教育的基本內核:以果決的手腕,堅決切斷人性中的愚妄、狡黠線條或“路徑”,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以鬧分配”行不得、知書達理才是正題。而這種“手腕”看似冷血,實則是真正的愛護。這是和孩子達成共識、和社會規則實現共融的必有之舉。 -
兒童小區內騎車撞倒幼童:偶發or系統問題?學校、小區、家長誰的鍋?丨快評
孩子在小區內戶外活動,家長還是要盡可能看管一下,出現狀況可以及時預警或介入。即使是自己很忙,顧不過來,也要給孩子耳提面命,給予充分的安全教育與規則教育,并且要讓孩子切實領悟與遵行。 -
00:51
母親茶館打麻將,幼童摔進店里火盆,家長和茶館誰應擔責?
在湖南桃源,一位母親在茶館打麻將時,無人看管的孩子不小心碰到茶館的火爐,導致終身殘疾。事故發生后,小賀母親向茶館索賠46萬余元,茶館負責人何某卻認為自己沒有幫忙看管小孩的義務。到底誰該為這場意外負責?最終,法院認定由賀母承擔70%責任,由何某承擔30%責任,判決何某賠償小賀各項損失18萬余元。 -
關于網傳“成都姆明兒童之家一幼童被猥褻”的調查情況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