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思孝:我正好是一個農民,而且喜歡寫小說
“鄉土或者農村屬于被遮蔽和忽略的地方。隨著鄉土文學的式微,基本沒太多人的寫作會涉及農民。我希望讀者讀到我的小說后,能理解和走進當下農村和農民的內心,去理解他們有什么樣的看法、置身于什么樣的處境”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學區房會式微嗎?丨開年十大猜②
參考答案:學區房或成為圈層篩選的一種方式 (本文首發于2023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不惑) -
東西方貴族是如何消亡的?從貴族到精英是身份政治的式微
文化與藝術發展,似乎不可避免會帶來文弱、享樂、頹廢乃至腐朽的生活模式,東、西方皆如此。在東方,唐代末年“黃巢大起義”徹底終結了中國的貴族時代,簡單說,就是貴族被殺光了,“天街踏盡公卿骨”。自唐代以后,中國就再無貴族,進入庶族地主時代,皇帝和貴戚亦是庶族地主階層的代表。 法國也類似,從“百年戰爭”之后到“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榮華富貴、驕奢淫逸,過了幾百年人間天堂般的生活,創造了驚人的世界頂級文化藝術,同時燃盡了國家財富,導致法國社會和經濟崩潰。最終,整個法國的近代貴族集團幾乎被終結在斷頭臺上。 -
一斤力氣9分錢,重慶最后的女棒棒
最蓬勃時期,重慶約有40萬棒棒,其中女性占比為3%。如今行業式微,女棒棒更少了,南方周末在朝天門僅找到8個。 “老板喜歡找男棒棒?!边@一行里頭,體力意味著金錢。在2023年,黃秀麗出的力氣平均一斤值9分錢。 高宗琦沒想過轉行,“棒棒自由,沒得人管。擔得起就擔,不想做就休息”。趙東秋也覺得做棒棒“好?!?,每天賺夠100元就下班。 -
既嫌棄又上頭,霸總式微短劇正成為00后的電子榨菜?
無論庸俗或低俗,微短劇是對觀眾的討好與諂媚,迎合的不僅是人性的某些本能,也極力通過販賣情緒來制造流量——這種情緒由“恨”與“爽”組成,很多微短劇讓人想起公眾號時代的咪蒙,有意思的是,轉型后的咪蒙也成為微短劇的幕后操盤手。 -
雷波三日:走進小涼山
黃茅埂把涼山分成了大涼山和小涼山,齊邦媛筆下“悲壯”了六十年的“雷馬屏峨”,就是小涼山。在行政區劃的分割下,小涼山地理空間的整體性日漸式微,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時間,終會撫平小涼山的波瀾壯闊。作為“雷馬屏峨”首縣的雷波,曾經那么遙遠的雷波,也已經掛在金沙江河谷綠瑩瑩的果樹枝頭上,開始品嘗鮮甜的滋味。 -
01:44
一位燈影戲傳承人的堅持
如今,燈影戲日漸式微,很少有人看了。有人勸馬伯禮放棄,但他認為藝術只要能與時俱進,就不會被淘汰。 -
有生之年系列,千萬不要錯過它
港片式微被討論了很多年,但每一年,都有一兩部影片掙扎著讓我們看到它不服輸的一面。 如盡顯舊日港片過火和癲狂氣質的《怒火·重案》《神探大戰》;關注香港邊緣人的新浪潮港片《濁水漂流》《麥路人》《智齒》…… 看到后浪拼死奮起,這幾年鮮有新作問世的幾位港片大導也坐不住了,合體祭出一部“致敬膠片”的電影——《七人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