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滬寧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深做實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
-
雷立柏 | 知識就是權力:白晉的西學夢與康熙的帝國策略
康熙對歐洲文字、文學和思想并沒有強烈的興趣,也不太理解。他掌握一些與數學有關系的知識,以顯示自己的優越性,但同時要阻擋這種知識向漢人的傳播。 -
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復旦將進行一場“大手術”式的改革
他們說你這么一改的話,我們老師吃飯都成問題了。我說我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復旦大學究竟是誰的大學?大學究竟是老師的大學,還是人民的大學?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大學不能為了滿足老師的工作量,就決定它的辦學方向,這個是錯的。 復旦學生天然的松弛感,深深刻畫在學校的文化里。所謂松弛感是什么?就是精神和思維上不把自己框在一個籠子里面,這也印證了復旦民間的校訓“自由而無用”。跳出牢籠,跳出框架,是思想上的松弛感。 -
百歲老人張惠卿懷念曾彥修
我和彥修同志相識相知六十多年,他的高風亮節,思想言行,我感染極深。 -
《倩女幽魂》重映:愛情、懷舊與文化的多重交織能否吸引年輕觀眾?
《倩女幽魂》之所以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除了人物矛盾與沖突、情節的戲劇化設計之外,還在于它隱藏了諸多的觀看入口,比如可以從片中看到“釋道儒”三家思想的碰撞,體會到影片借助情感所表達的對生死、榮辱、道德等層面的深刻思考。 -
研究生的“組會焦慮”:當組會成為“服從性表演”,解藥何在?
或許真正的組會不必拘泥于投影儀前的戰戰兢兢,而應成為思想碰撞的廣場——允許說“我不知道”,接納“此路不通”,慶?!盁o用的思考”。 -
包剛升:堅守學者的使命
推薦理由: 包剛升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傳播上都有優質、高產的輸出。在他深入淺出、緊密聯系當下全球現象的解讀下,那些令普通人生畏的思想學術經典得以折射出銳利的光芒,吸引了越來越多熱愛思考的人。在世界劇烈動蕩的時代里,他以一個學者的冷靜,觀察、審視和思考著,發揮著觀念對現實的作用。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沈喜陽 | AI可使人人自握靈蛇之珠?
AI即便能生成技術完美的文學作品,但缺乏真實情感與思想內核,所以這些作品僅是“無靈魂的身體”。AI更無法替代人類通過痛苦醞釀與自由突破獲得創作的自豪感。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出版發行
-
《哪吒2》里,太乙真人為何滿口四川腔?
巴蜀先民歷史悠久的原始宗教信仰、神仙方術、巫風醮儀、教組織和民俗祭日等等,均為道教的創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和信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