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石板街,漫步香港電影取景地
邁入上環文武廟,繞過檔中,無數螺旋式的塔香垂懸半空,寫有香客名字的紅紙片輕微晃動,青煙裊娜,光影恍惚,在匍匐跪拜的人群中,我看到了《胭脂扣》中如花頎長的背影…… -
廢墟愛好者:沉浸于 “人類消失后的世界” “凝固的歷史”
憑借廢墟中的痕跡,我能理解曾經于此的人的生活,甚至恍惚間還能看見他們的衣食住行,仿佛就在昨天乍然轉身離開,這種時間與空間的糾纏,歷史與現實的糾纏,會令置身其間的我忘記此身何身,此地何地,如同真切地行走于歷史之間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
晉祠:期待回來的水世界
涼風習習,光影迷離,恍惚中,戴著南洋帽的梁思成和藍衣白褲的林徽因談笑著經過身旁。順著他們的指尖,我看到了魚沼飛梁。 盡管知道1972年善利、圣母兩泉就已干涸,但我仍和很多游客一樣,在圍欄外面蹲下來,希冀黑乎乎的泉眼能在俯看的剎那出現奇跡。 -
光影獨白 | 花木蘭“充軍”:閻連科的《她們》
閻連科的作品辨識度極高,這本散文集也不例外,他特有的小說語調的強烈介入令那些遼遠、蒼白的回憶變得恍惚迷人,即使是不如意的往事,也像加上了濾鏡。 -
大家小說 | 恍惚
看了看那人,禿頭,戴眼鏡,黃色羽絨服。沉默寡言的人也沒解釋,推著行李箱就走了。 -
臺北童話 | 撥穗
你出生那一個由醫師操刀的儀式,我雖在麻醉中,卻是知曉的,據說因為“酒量”莫測,該麻醉而未完全麻醉,我驚天動地哀號一聲,恍惚中又挨了一針才失去意識,但是那象征性的一刀,我在,我的意識在,如此痛而清醒地迎接你的到來。 -
埃菲斯古城的貓
宿醉的貓,睡到太陽升起依舊恍惚。身軀耷在古城的廢墟上,憶想昔日的輝煌,不覺迷蒙頹廢。 -
【名鑒】201406
《離婚》 一半詩意,一半恍惚 《聲夢奇遇》找回童年的八音盒 藝術家眼中的自然 “花花世界——何多苓、肖克剛、陳蔚作品展” 《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曲》拒絕遺忘和重估價值 -
讓法治的血液流淌暢通——2011年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觀察
十大中有六件是與民生相關的案件,民生問題已經從政治話語表現為個案爭議并尋找法律途徑來化解;其中兩件死刑案件又將司法公正以及死刑存廢議題反復提起;兩件有關律師權益保障的案件,恍惚讓人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律師制度恢復重建之初的“為壞人辯護” 的爭議。 -
管不了溫度,管得住溫度計
恍惚間,看到統計局發言人原來是個手持刻刀,身著恒溫服裝的看護。在水銀柱幾乎脹裂,人將近要烤焦之時,該看護也渾然無事,淡定地刻下22攝氏度的字樣,給出人體最感舒適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