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滕州車禍致6人死亡 肇事司機已被刑事拘留
-
釣魚佬異國拘留魔幻一月:活在老鼠、鐵架床和金錢規則里
拘留中心開設了多家小賣部,“店主”均為在押人員。他們以國籍區分,中國小店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但其他小店只收現金。 老大給高霆介紹了一干關鍵人物:×總可以幫你搞外賣,買手機;×公子管著一百多人的飯;老×拌涼面;小×等幾個人做早餐。 不論是點外賣,還是從外面進貨,都得交一筆“進門費”給看守。有看守給幾千比索,就能把被沒收的手機贖回。 里頭的一切漸漸熟悉,高霆卻突然生出一種恐懼感:“我后期一直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就是你不能習慣這里?!?/div>為等同行人上車竟阻擋高鐵關門 一旅客被行政拘留
6人編造“相親男自稱在機關年入35萬”被拘留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被拘留
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呼吁,16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社交媒體
“未成年人模式、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統面臨落地難的問題。有的監護人甚至還把自己的賬號給未成年人使用?!? “平臺很難實時監控網友發布的內容是否適合未成年人。當前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不實和有害信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誤導、蠱惑?!? “16歲以下未成年人對他人實施網暴、網絡欺凌,幾乎不會被行政拘留或追究刑事責任,這也縱容了未成年人的網暴行為?!?/div>一年9.8萬份告誡書,“違法成本高才能終止家暴”
“一些基層派出所不知道怎么開具告誡書,或認為開具告誡書會加劇夫妻矛盾。其實對施暴人來講,公安機關出具一份書面處置,是對他家暴行為的很嚴肅的、否定性的態度,具有很強的震懾力?!? “《意見》出臺后,對比較嚴重的家暴,公安機關必須行政處罰,不能使用告誡。從處置力度來講,行政處罰比告誡和批評教育要大很多,在拘留所關幾天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div>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何以成為一個問題?丨快評
一個現實的執法問題是,老人過了一定年紀,哪怕違法犯罪也不會被拘留收監,這本身就會造成一種激勵,你扶了老人后對方冤枉你撞了他,哪怕你事后用證據自證清白,誣告在司法實踐上對老人來說也往往沒有什么后果。還有一種司法觀念,認為老人年老體弱,是“弱勢群體”,與所謂的“強勢群體”發生糾紛,會不管是非曲直,而傾向于讓后者承擔責任,這種偏袒會激發人性之惡,事實上受到系統性偏袒的群體才是真正的強勢群體。 這些問題才是亟待解決的。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之所以會成為問題,這些執法與司法實踐上的系統性偏袒難辭其咎。判決書寫錯服刑時間:出獄8個多月后,他再被收監
判決書顯示,衛明栓的服刑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起至2024年1月19日止。但實際上,他被刑事拘留的時間是2021年1月20日,準確的服刑時間也應該是2021年1月20日起至2025年1月19日止。 如果當時就發現,檢察院可向法院直接提出,法院作出裁定更正即可?!鞍蠢?,檢察機關在審判和在執行中是可以很快發現的?!?/div>警方通報“中國美院教授酒后強奸女研究生”: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