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餐廳”:消費者評價機制為何失效? | 快評
讓平臺放棄操縱內搜索排行機制與結果及出售“公域流量”謀利的營利模式,只從撮合買賣雙方交易中賺取傭金,平臺才更可能中立化,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打擊刷分、刷評價的行為,以維護自身的聲譽。平臺唯利是圖、沒有下限,想要從過手的每一分流量中榨出油來、剔出肉來,不在乎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評價與自身聲譽,才是一切亂象的根源。 -
3億用戶,4300萬博主:小紅書上的“種草”生意
“雙十一”期間,一位50萬粉的博主接到的商單總額達六位數,“如果這段時間都接不到單,說明這個人可以轉行了?!? 2020年起,在品牌向博主們支付的合作費中,小紅書要抽走10%作為平臺服務費,從“種草”生意中分一杯羹。 在小紅書上,以“流量密碼”為關鍵詞搜索,有2萬篇以上的筆記。一位博主總結成功模式,“模仿熱點,而不是創造熱點?!? (本文首發于2021年11月18日《南方周末》) -
創新的本質是進化算法
這種模式中,創新既來自學習現有知識、評估較佳發展方向的“估值網絡”,也來自“啟發式搜索”出的較優路徑,也來自“暴力搜索”探索出的結果,還來自類似隨機的“蒙特卡洛方法”產生的試探 -
淘寶營收有望超過百度?
前百度產品副總裁俞軍當年離開百度時說,“百度的最大對手不是谷歌而是淘寶;淘寶的商業模式不是電子商務,是搜索”。 -
Google“不作惡”
以“不作惡”為座右銘的Google,是否在中國也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谷歌對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有何選擇?對自己與政府、網民的互動是否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