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7
“教授的教授”陳寅恪丨那年今日
1890年7月3日,陳寅恪生于湖南長沙的名門世家。他少時家族衰落,十二歲時隨兄東渡日本,此后“奔走東西洋數萬里”,輾轉游學十三年。他能運用十幾種語言文字從事文史研究,并以外文資料與中土舊籍相參證,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并稱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 陳寅恪晚年在中山大學度過。他忍受著失明與臏足的痛苦,以口述的方式寫就兩部重要著作,《論再生緣》和《柳如是別傳》。他一生追求真理,崇尚學術自由,他的墓碑上鐫刻著其終生恪守的人格理想:“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葛兆光:從“周邊”發現“中國”
大家習以為常地在各種論述中使用“中國”這一名詞,并將它作為文明的基礎單位和歷史的論述前提,可是這個“中國”是想象的政治(文化)共同體,還是一個具有同一性的歷史單位? -
文物專家王世襄逝世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鑒賞家、收藏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王世襄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09年11月28日9時25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依王世襄先生本人生前愿望及家屬意愿,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家中不設靈堂。王世襄先生遺體已于2009年11月29日上午火化。王世襄先生的追思會于12月4日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