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度訴訟背后:“隱身”的法律咨詢公司
研究時,以一家上海日化企業為原告檢索,發現有13353個案件,覆蓋全國232個地級行政區和4個直轄市。而考慮到裁判文書公開程度等條件,實際案件覆蓋面可能更廣。 法律服務行業的壯大,是為了補齊法律服務的短板,不是為了讓大家都去法院起訴,讓國家成為訴訟大國,我們要警惕這種風險。 -
“花西子事件”后,再談美妝國貨的初心與始終丨日化產品企業科創力排名解讀
花西子“79元眉筆”事件是國貨品牌營銷的“苦功”無法支撐其漲價行為。消費者之所以不買賬歸根結底是對產品價值的質疑。 -
奶茶巨頭奈雪の茶改logo,國產品牌放棄日系化了?
當日系標簽過于顯眼,輿論風波一旦出現,也必然會導致品牌口碑的全面崩塌,輿論爭議太大,多個日系化國產品牌近年來也陸續流出進行“去日化”整改的消息。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把品牌“日系化”有哪些套路。 -
誰的“金銀花”:手握商標起訴多家同行,維權還是碰瓷?
代理多家被訴企業的律師做過粗略的統計,“平均下來,每家企業損失20萬-30萬元?!? 2022年9月6日,中國商標網發布了一份送達公告,顯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已于2022年8月15日向紅星日化發出函件,內文為關于撤銷核準第603857號“金銀花”注冊商標轉讓、續展的決定。 廣東中山中院:“商標權人不能獨占商標標志原屬于公共領域的那些初始含義?!? (本文首發于2022年9月8日《南方周末》) -
驅蚊產品按農藥管理,網紅新品涉無證銷售
電商平臺銷售的驅蚊手環、驅蚊貼、驅蚊扣僅少數來自傳統驅蚊品牌和日化品公司,更多由一些名稱帶有“科技”字樣的公司和專營電商業務的公司“跨界”生產銷售。 依據規定,驅蚊產品被納入農藥管理,不能隨意銷售,但不少網紅驅蚊產品宣稱有驅蚊效果的同時卻沒有取得農藥“三證”(農藥登記證號、產品質量標準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 一項針對14款驅蚊手環的分析顯示,產品標簽僅標識了添加的植物精油種類,但缺少致敏性芳香劑的標簽明示。個別驅蚊產品添加了化學農藥成分,也未在標簽中明示。 -
延遲派送甚至原路返回,快遞為何變慢?
被耽擱的快遞包括電子產品、食物、日化等各種門類,其中,生鮮是快遞時效變慢而受損的重災區。 如果快遞只是耽擱幾天,那很可能是受快遞消毒的影響。對于“消殺靜置”,各地要求不一。 -
【央視快評】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膲衙浪{圖早日化為現實。 -
一份未兌現的匯款單:紀念辭書學家黃鴻森先生
近日得悉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資深編審黃鴻森先生于2月20日化鶴遠行,雖屆百歲高齡,俗謂喜喪,聞訊之下,仍黯然神傷。 -
五星級酒店再曝牙刷不消毒 日化品廉價勾兌
-
寶潔供應鏈的綠色隱憂
日化行業為消費者帶來美麗與清潔,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供應鏈上游是一個個環境風險高的化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