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思德:連續15年監督家鄉,但不是憤青丨不惑 2024
他向《南方周末》提供的第一條線索是,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就“三農”問題上書國務院總理,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后在頭版刊發長篇報道《鄉黨委書記含淚上書,國務院領導動情批復》。 (本文首發于2023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不惑) -
李昌平:那篇報道是人生的一個拐點丨不惑 2024
“就像一頭牛,鼻子上拴了無數的繩子,腿上、尾巴上也都是繩子,誰都去拉扯它。我們說農民沒有自主性,鄉村的干部有自主性嗎?” (本文首發于2023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不惑) -
李昌平:鄉村振興,不是資本下鄉撈錢
“農民毫無疑問是弱勢群體。鄉村振興的本質應該是讓弱勢群體受益?!?/div>李昌平:把農村的聲音放大
李昌平覺得很冤枉:“我知道監利縣不能久留了,重新安排也還是在荊州,今后荊州不穩定,會不會也把責任推到我的頭上呢?”李昌平調任國家民委副主任
55歲的藏族干部,候補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日前已調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下稱國家民委)副主任。摸一摸河對岸(16)
李昌平廖洪濤三十年前,幾乎沒有改革者預見到我國經濟會取得現在的成就。但是,一個國家決定性的競爭力不是GDP增長速度,而是留住財富和吸納人才的能力。社會不和諧,經濟發展成果和人才會流走,甚至會由繁榮走向衰敗。摸一摸河對岸(15)
蒼蠅的壽命本來只有幾個月,沒有臭東西,蒼蠅自然會斷子絕孫。消除了“跑部錢進”和“跑部官升”,縣市駐京辦定會自生自滅。即使不滅,又何妨?【責任】李昌平:對自己有點不滿
十年前,他上書總理,痛陳“農民真苦”。十年后,他想《再向總理說實話》,但“很難找到一句話來概括今天的現實,問題更復雜了?!?/div>撤銷縣市駐京辦后遺癥怎么治
最近半年,縣市政府都在大張旗鼓地對縣市駐京辦“改制”:駐京辦,再不叫縣市政府駐京辦了,叫×××在京商人聯誼會,或叫×××京僑會館,或叫×××駐京服務公司……“60年·60人·60問”系列專題之二
在上一期由許小年、陳志武、王石等縱論中國經濟發展之后,我們邀請了周瑞金、鐘沛璋、劉吉、李永忠、李昌平等,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節點上,于政治領域為中國眺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