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入境人數持續攀升,第三季度超1.6億人次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的出入境人次分別為1.41億、1.46億、1.6億,這與跨境、過境免簽政策的調整與擴大繞不開。 三季度內,國家移民管理局共偵辦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案件9800余起,查獲毒品案件68起,其中萬克以上案件21起,繳獲各類毒品2.4噸,制毒物品35.4噸。 -
“激素”產品跨國騙局:月銷百萬,美國發文警告,中國難尋資質
HGH生長激素凝膠宣稱具有延緩衰老、治療疾病等奇效,但FDA的一份文件顯示,“這款凝膠中沒有發現任何藥物或毒物成分”。國內保健食品的注冊備案資料中,亦無任何信息。 國內主流電商平臺上的此款產品,很可能是來自代工廠的“李鬼”,官網原價近1000元/瓶的凝膠,代工廠的批發價可低至170元/瓶。目前,產品在淘寶、拼多多和京東均已下架。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4日《南方周末》) -
陳四長|從《毒物簡史》看毒物的哲學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社會生存的歷史,就是同各種毒物斗爭的歷史。 -
電子煙更安全,還是不安全
電子煙在讓你享受尼古丁帶來的快感的同時,避免吸入數十種致癌物質和其他有毒物質。但是另一些研究者認為,電子煙是有害的,應該像傳統香煙那樣受到監管。目前科學界對于電子香煙存在著巨大分歧,持對立觀點的雙方似乎誰也無法說服誰。 -
8個奢侈品品牌童裝被檢出有毒物
綠色和平2月18日發布最新報告,稱包括愛馬仕、路易威登及范思哲等在內的8家全球知名奢侈品牌童裝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綠色和平于三年前開始推動紡織行業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迄今已有20個知名企業承諾將于2020年1月前實現有毒有害物質零排放的目標。 -
復旦投毒研究生林森浩被判死刑
2月18日,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投毒案公開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院認為,被告人林森浩為泄憤采用投放毒物的方法故意殺人,致被害人黃洋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依法應予懲處。林森浩的父親不服判決,當庭表示上訴。 -
12知名品牌童裝被檢出有毒物
據綠色和平發布的最新報告《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裝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顯示,巴寶莉(Burberry)、阿迪達斯和迪斯尼等12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童裝全部被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 -
現代技術幫助鑒定中藥成分
盡管中醫藥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但對其確切成分的分析只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事?,F在,下一代的深度測序技術可能會對這一進程提供幫助。 -
麗水一化危槽罐車側翻
9月13日凌晨2時左右,一輛化學品槽罐車在行駛至浙江麗水龍泉市八都大橋頭路段時翻入3米多深的橋下。事故造成車上兩名人員受傷被困,槽罐車上裝載的30噸醋酸甲酯發生泄漏。事發當天,龍泉市蘭巨鄉人民政府發出緊急通知告知當地村民:因一輛運輸化學物品的車輛在八都方向發生事故,導致有毒物質泄漏,引發水體污染。請及時通知群眾、外來人員、企業、養殖場等暫停使用安吉村及下游河水,嚴禁食用死魚。 -
“食砷”細菌顛覆了什么
砷元素能夠替代生命“必需元素”——磷元素,這一發現在科學上還屬首次。但是有科學家指出,這只是“微生物對于有毒物質的一種反應”。它僅僅是極端微生物對惡劣環境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