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大后11名“警虎”任上落馬 ,中央反浪費規定更細了 | 時政周報
中央巡視組進駐后,云南至少已有34名干部被宣落馬。 同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升任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 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全國托育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廣西決定對非法采礦和涉重金屬污染問題倒查十年。 中央網信辦:整治涉企網絡“黑嘴”。 一周時政新聞回顧(2025年5月17日-23日) -
國家發展改革委:向企業收費,清單之外不得收??!
《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在全國層面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要求實現清單全覆蓋,清單之外一律不允許收費。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費 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
-
堅持“同責同罪同罰”: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鍵談產權保護
過去一年,我們起訴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15613人,起訴涉及民營企業的腐敗犯罪1869人,并開展“空殼公司”專項治理,同時深化涉企“掛案”專項清理,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
國辦發文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
-
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已收到一千多條意見和建議
在民營經濟促進法征求意見的過程中,關于涉企檢查的意見比較集中,檢查頻次過高、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 -
司法部發布一批涉企行政復議典型案例
-
“融資難且貴”頑疾為何在蘇州匿跡?丨“金融生態深調研”③
較之國內同類平臺,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二期定名“蘇融通”,將于近期發布)起步早、發展快、功能完備,特別是引入政府各部門涉企政務信息、企業水電氣和海關數據等經營信息并進行綜合評分,而政府各類獎補政策也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頑瘴痼疾。蘇融通已成為蘇州吸引和支持中小微和科創企業來蘇發展的一大利器。 中國目前50家“燈塔工廠”中,蘇州就有6家,數量高居全國第一。蘇州企業的“含智量”為何如此之高?蘇州兩級政府對獲得智改數轉項目貸款的企業的貼息獎勵即是秘訣之一。 蘇州金融生態長期保持優良狀態,得益于地方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等多方數年如一日的合力營造與呵護。 -
浙江省檢察院檢察長賈宇談民營企業司法保護:辦理涉企案件時,不能只考慮科之以刑
“我們既堅決防止出現老百姓擔心的司法腐敗,也不能為了避免別人議論就心存顧慮,不敢依法辦案?!?/div>國家發改委:去年涉企收費減負1700億
2月11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春節前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及今年經濟工作各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