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啞人與女囚犯:關注邊緣群體的清明檔
一個聾啞人受到侵損,他能夠依靠的,不是嚴肅運轉的司法系統,而要反向求諸一個作惡者的心靈自省。 -
2025年清明節假期國內出游1.26億人次
-
創新高,清明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7.9億人次
-
01:39
清明祭:傷逝與懷念
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
插柳辟邪、踏青采陽,清明注入了道教的哲學內核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雖未直接締造清明,卻為其注入了“天人感應”“陰陽調和”的精神內核,使這一節日成為儒釋道文化共生的鮮活樣本。 -
清明祭祖,慎終追遠,傳承文明
祭奠祖先,與我們及我們的子孫后代對于“我從哪里來”“我們的先輩從哪里來”的認知建立與建構高度關聯。本質上,祭祀就是我們和我們的先輩生命的重要庇護體系,就是我們和我們的先輩、我們與我們的后代生生不息發生聯系的重要載體,就是我們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 -
當告別不可避免,你會如何策劃自己的葬禮?
-
“搶救”零散烈士墓:“不會讓任何一位烈士被遺忘”
經過數月奮斗、軍地協作,陵園新增了15位烈士信息,另有31位烈士信息及生前事跡細節補充,“搶救”了一份份珍貴的烈士檔案。 -
清明節前談“死亡與尊嚴”:應如何體面告別
“我覺得現在比較實際可行的是提倡尊嚴死,在生命不可逆轉或生存質量已經不可能改善的階段,停止通過醫學手段來維持生命。這與安樂死不同?!? “對一個ICU醫生來說,患者尊嚴的第一條就是我不放棄希望,人不是死于疾病,很多時候是死于被放棄的那一刻?!? 在醫療救治必要性的選擇上,其實需要家庭成員共同決策,而非對患者及部分親屬有所隱瞞,即采用家庭會議制。 -
且將新火試新茶 | 北美灰姑娘
新火、新茶、詩、酒,都已超越了節氣及其事物的具體指代,而有了更廣泛和豐富的寓意。這首清明詞和蘇軾詩詞一貫洋溢的豁達超然人生態度一樣,對現代人頗有治愈性,尤其令遠離故土在異質文化語境里的華裔移民感到共情與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