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世界地球日短片發布,快去開啟“與地球和鳴”的空間音頻之旅吧
-
像春天一樣再次出發,lululemon發布2025年新春主題短片《回到春天》
-
“王家衛瘋狂抽幀,李安瘋狂補幀”,說的是什么?
《繁花》熱播后仍有余溫。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批模仿《繁花》影像的網友自創短片,都標榜自己用“抽幀”技法拍出了王家衛風格。這其實是以訛傳訛。 降格加印和慢門拍攝;只有一個機位拍攝;大面積暗影;慢動作,大廣角;旁白加字幕卡串聯故事線……這一套組合拳,才系統地構成了王氏風格。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但王家衛的技術卻有密碼。 我們來細細拆解。 -
他拍都市、拍疫情、拍困境,他說,世界上有很多復雜的東西
短片《駕駛艙》里有個段落是這樣的:年輕的音樂人圍坐在一個鞋盒周圍,將彈力小球擲到鞋盒上他們畫的幾個格子中,反復投擲,尋找節律;就在這種游戲里,他們找到了他們的音樂?!拔矣X得三宅唱也有這種游戲精神?!辈哒谷搜π翊赫f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凜冬之下,回歸溫情,重啟多元 | 2022文化原創榜·電影
★年度電影:空缺 ☆評選理由:2022年的中國院線電影從數量到質量都乏善可陳,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年總票房較2021年滑落三成,電影行業凜風呼嘯?;仡欉@一年,院線電影呈現的“片荒”與電影院此起彼伏的暫停營業成為電影人的年度記憶。在略顯慌亂的一年中,家庭似乎成為大銀幕上人們最溫暖的庇護,它不再是人們走向遠方的限制,而是歸來的安慰。2022年有很多電影讓我們感動,但鑒于有很多出于各種原因撤檔下映的作品,選擇任何一部作為年度電影都顯得不夠公正和全面。在電影長片遭到危機的同時,多部華語短片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節展上斬獲榮譽。盡管這些電影由于缺少發行渠道,只能抵達十分有限的觀眾,但它們的存在卻與院線電影形成了一種值得深思的并置關系。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12日《南方周末》) -
“醇境之源——麥卡倫藝術體驗展”首抵深圳 傳記短片《麥卡倫?· 蒸騰不息》線下首映
-
戛納三人獲獎,95后會是中國電影未來?
如今,每年投遞給戛納的中國短片不在少數,有的是投資在百萬元人民幣級別、完全按照工業水準制作的短片,也有極低成本制作出來的獨立作品;有成熟的知名導演,也有還沒畢業的學生。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
邱炯炯 野心與天真
“我這一輩子的時間夠做啥?畫同一幅畫,拍同一部電影,講同一個故事,在同一幅風情長卷中神游并記錄,孜孜不倦,越走越深?!? 邱炯炯 生于1977年,沿著電影和繪畫兩條線索展開創作的藝術家。電影作品包括《彩排記》(2008)、《黃老老拍案》(2009)兩部短片,以及《大酒樓》(2007)、《姑奶奶》(2010)、《萱堂閑話錄》(2011)、《癡》(2015)、《椒麻堂會》(2021)等多部長片。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這部現實主義短片,是社會的切面
5年前,媒體人出身的黃廣明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流浪漢之死》,收到讀者積極反饋后,他決定將小說改編為一部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