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8
明星同款撕拉片爆火出圈,年輕人在為“缺陷美學”濾鏡買單?
近日,劉詩詩、金靖、張凌赫等明星曬出撕拉片照片引發關注。這種 “缺陷美學” 與稀缺性疊加,商家“拍一張少一張”的宣傳,讓單張拍攝成本 300-600 元的撕拉片,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復古社交符號。 -
媽媽們那看似“無效”的社交,其實大有用處
媽媽那張樸實無華的大眾人脈網絡,就是在這一次次看似“無用”的閑聊社交中形成的,滲透于生活細節的每個縫隙。 -
裸辭后,缺乏社交的我從志愿服務中獲取能量
這場服務殘障兒童的籃球課,我負責幫忙簽到、陪伴兒童。投籃時,兩個小朋友看到我多次未中,走到我身后,用手指戳我腰:“給你注入能量,下次一定能中?!薄昂?,指定能中?!蔽腋胶椭?,內心涌起一股暖流。 -
靠ai扭虧狂賺5億,顏值焦慮的生意為啥長盛不衰?
都市白領、年輕女性在個人形象上的持續投入,是社交平臺顏值內卷的具象化表現。當一張張精心修飾的寫真、職場照能帶來更多點贊和工作機會,美化圖片已經成為一種必需,沒人敢以真實的面貌在社交媒體上行走。 -
頂流明星帶火“打鳥”之后,中年人的愛好藏不住了
在攝影圈,一張罕見的鳥照就是“社交天花板”,能拍到瀕危物種,你就是圈內錦鯉,能抓拍到鳥類的“表情包”,瞬間就能收割社交媒體的點贊。這種小眾愛好帶來的認同感,比曬美食旅行照更顯“高階玩家”身份。 -
找AI當戀愛導師,“你好像比我更懂我自己”
它不說對錯,也不會暗示“加錢升級服務”,只會永遠在線,隨時切開人類的情感模糊地帶。 AI能看出每一種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能給出具體的策略,卻不能幫助人想通。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科技有兩面,關鍵在如何用丨快評
“地球熄燈一小時”與“世界無車日”并不能抵擋工業化大潮已經普及的生活方式,“熄屏二十四小時”乃至“禁止未成年人帶手機/使用社交媒體”,也無法阻擋信息時代的步伐。試問,如果家長都忍不住“幾分鐘不看手機就焦慮”“下班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那么又如何言傳身教孩子?這就需要家長與學校探索新的思路,善加保護孩子,引導與培養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習慣。 -
“裁神”馬斯克,導演白宮“電鋸驚魂”
馬斯克曾為擬組建的政府效率部設計了一個卡通標識,其中有一只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柴犬。但回顧該機構階段性“戰績”可見,其工作與可愛毫無關系,甚至可以稱得上冷酷。 隨著裁員矛盾愈加激化,分歧也從特朗普團隊內部發生。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說,他已指示各部門部長與DOGE合作,但要“非常精確地”決定哪些員工留下或離開,用“手術刀而不是斧頭”。 馬斯克的裁員“電鋸”,還揮向了美國老兵,盡管這是特朗普的重要選民群體之一。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3月初披露一項備忘錄文件顯示,該機構今年將削減超過8.3萬個崗位。 -
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呼吁,16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社交媒體
“未成年人模式、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統面臨落地難的問題。有的監護人甚至還把自己的賬號給未成年人使用?!? “平臺很難實時監控網友發布的內容是否適合未成年人。當前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不實和有害信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誤導、蠱惑?!? “16歲以下未成年人對他人實施網暴、網絡欺凌,幾乎不會被行政拘留或追究刑事責任,這也縱容了未成年人的網暴行為?!?/div>遇見“危險印度”的女性,“我是幸運的那個”
在印度,不同宗教、階級、種姓面臨的性暴力和歧視不同?!霸谏缃黄脚_上,‘強奸之國’已然成為印度的標簽。但我們應該看到其中的多面性?!? “像這樣一次可怕的襲擊,就能毀掉十年來將‘不可思議的印度’打造為旅游目的地的努力?!? “歧視以一種微妙的形式存在?!钡旅仿迮e例說,當孩子們獨自去旅行或穿上了某些衣服時,她會忍不住提醒,“你認為這安全嗎?”這種恐懼根深蒂固,哪怕并沒有真的發生什么,人們也會保持神經緊繃。 “最重要的是,現實中女性很少主張這些權利?!钡旅仿逖a充解釋,印度家庭結構非常緊密,女兒通常不愿意因財產問題與家人發生沖突。甚至他們要簽署協議,主動放棄原來家庭財產的繼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