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羽黑的2024年度書單
我的一個朋友說,“中產階級”這個詞讓她渾身不自在,暗含著硬撐面子的譴責和必須體面的期盼,一聽這四個字,就像笑話中被問及晚上是把長胡子放在被子外面還是里面的老人,覺都睡不安穩了。 -
程羽黑讀《巢云樓詩鈔》丨當代人如何寫好舊體詩??
讀罷《巢云樓詩鈔》,我有一個強烈的印象:作者是一位“文藝復興人”,多才多藝,具有澎湃的創造才力和欲望。 -
程羽黑的2022書單
說得對極了,沒有任何好話比一把自己種出來的萵筍更能表達情誼。 -
錢大昕與18世紀中國學術的轉向
樸學家雖然有濃厚的務實傾向,但同時認為,經典記載了指導實踐的知識,于是經典成了務實的必由之路。從某種角度看,這恰恰比提倡“事上磨煉”、直面現實事務的陽明之學多了一層阻隔;也正是由于這層阻隔,樸學與頗有相似之處的科學殊途陌路。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8日《南方周末》) -
程羽黑:2021,我喜歡的幾本書
-
三生詩客憶精魂 ——悼念趙京戰老師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 -
為什么明代以前極少有人提及《文心雕龍》?
倘若僅僅將《文心雕龍》視為文學理論,那么我們可以說,這種文學理論是虛懸的,從來沒有落實到創作上。 -
我的2020書單
-
曲終回首柏林墻:悼念傅聰先生
-
日本漢詩為何不及朝鮮和越南醇正?
如果以中國詩為本位,日本漢詩的確不夠“醇正”,但換個角度看,也正因如此,日本漢詩比起朝鮮和越南漢詩更有特色。我們只聽說過詩有“東洋味”,沒聽說過有“朝鮮味”和“越南味”。換言之,朝鮮和越南的好詩和中國的好詩是一回事;日本的好詩則不然,它們往往有著獨特的風韻。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